回到魏府,夫人裴氏和兒子魏叔玉早已在門前等候。見魏征下車,魏叔玉急忙上前攙扶:“父親,您一路辛苦了。”
魏征拍拍兒子的手,仔細端詳:“嗯,氣色不錯。這些時日可曾荒廢學業?”
魏叔玉恭敬道:“兒子不敢懈怠,每日都在研讀經史,偶爾也去房相府上請教。”
裴氏在一旁拭淚:“老爺平安回來就好。瞧您氣色比離京時還好,真是菩薩保佑。”
一家人進入正堂,魏征將面圣和見太子的經過大致說了。
當聽到皇上和太子都關心婚事時,裴氏又驚又喜:“這么說,婚事真的要辦了?”
魏征點頭:“太子殿下已經吩咐少府監籌備婚儀。叔玉,你這幾日準備一下,擇吉日完婚。”
魏叔玉臉上微紅,低聲道:“全憑父親做主。”
裴氏忽然想起什么:“老爺,您不在時,衡山郡公主曾派人送來幾盒參茸,說是給老爺補身子。那使者還說,公主時常問起老爺的病情。”
魏征聞欣慰:“公主有心了。”
他對魏叔玉道,“你能尚公主,是天大的福分。日后定要恪守臣節,善待公主。”
“兒子明白”\"魏叔玉鄭重應道。
一家人敘話至晚膳時分。
席間,魏征見兒子舉止得體,談有物,心中越發欣慰。
想起太子說要舉薦魏叔玉任秘書丞,便考較了他幾個問題。
魏叔玉對答如流,不僅引經據典,還頗有自己的見解。
魏征暗自點頭,看來這些時日兒子確實沒有荒廢學業。
晚膳后,魏征將兒子叫到書房,詳細問了朝中近況。
魏叔玉雖未入仕,但因常去東宮,對朝中動向也有所了解。
“父親離京這些時日,朝中為新政之事爭論不休。孔祭酒聯合了不少人,反對杜世兄的任命。”
魏叔玉道,“不過今日父親回京,形勢應該會有所變化。”
魏征頷首:“這些太子殿下都已有安排。你明日也要參加朝會,多看多聽,少說話。”
“兒子明白。”
父子二人又談了片刻,魏征見時辰不早,便讓兒子回去休息。
獨自坐在書房中,魏征取出太子賜的藥盒,他想起那日在青州病危的情形,不禁感慨萬千。
太子不僅救了他的命,更為魏家的前程鋪平了道路。這份恩情,實在是重于泰山。
鐺~
遠處傳來宵禁的鐘聲。魏征收起藥盒,吹熄燭火。
明日朝會,必將是一場硬仗。
但他心中已有準備,無論如何,都要助太子完成新政大業。
夜色漸深,魏府漸漸安靜下來。
但魏征知道,此刻的長安城中,許多人都在為明天的朝會做著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