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房、王二人的部分,指令明確而清晰:
“崔氏既除,青州宵小震懾,正當借勢而行。著爾等即刻全力推行‘攤丁入畝’之策,清丈土地,核定田畝,據畝征稅。
此乃新政之基,關乎國本,務必雷厲風行,不得有誤。遇有阻撓,無論何人,可憑欽差職權,先行拿問,再行奏報。”
“‘一條鞭法’牽涉更廣,暫可放緩,容后詳議。當前務求專注,以‘攤丁入畝’破局,安民心得實利。”
他的思路極其清晰。鏟除崔氏是拔掉了最硬的釘子,但新政的甜頭必須盡快讓百姓嘗到,才能徹底收攏民心,讓新政站穩腳跟。
“攤丁入畝”相對直接,能最快讓無地少地的百姓減輕負擔,感受到朝廷新政的益處。
而信的后半部分,語氣轉為懇切,是寫給魏征的:
“魏公鑒:青州災情既穩,遺直已至,玄策輔之,諸事漸入正軌。
公剛歷經大病,體魄為重,不宜再于地方過度操勞。
朝中巨變,百廢待興,尤需魏公之剛正明澈,回京主持大局,會同有司,徹查與崔氏牽連之諸案。此非獨承乾之請,亦乃父皇之意,萬望魏公以國事為重,速返長安。”
李承乾深知,清算崔氏物理層面容易,但后續對龐大關系網的梳理、定罪、量刑,卻是一項極其復雜且敏感的工作。
既要體現朝廷律法的威嚴,又不能過度擴大化引發朝局動蕩。
滿朝文武,論及公正、無畏、細致且能令各方至少表面上信服的,唯有魏征一人。
他這塊人鏡,正是照盡魑魅魍魎的最好人選。
同時,他也是真心希望這位勞碌半生、剛闖過鬼門關的老師,能回京得到更好的照料。青州的風霜,不適合他再久待了。
書信很快被密封好,由東宮親信星夜兼程送往青州。
書信送出,李承乾倚靠在椅背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連日來的精神緊繃、與世家門閥的明爭暗斗,即便是他,也感到了幾分疲憊。
殿內燭火噼啪,映照著他年輕卻已顯露出堅毅輪廓的側臉。
“終究還是根基淺了些…”他揉了揉眉心,低聲自語。
不由想起那場輿論交鋒,若非憑借超越時代的見識和太子的身份強行壓服,過程恐怕會更加艱難。
“活字印刷、改良造紙…若能早日問世,將知識話語權從世家手中部分奪回,日后行事方能更加得心應手。”
這些科技樹必須盡快點亮,不僅是針對輿論戰,更是為了長遠的人才選拔和教化天下。
他在心中又將此事的重要性提升了幾分,只待春耕大典后,便需投入更多精力督促工匠加快進度。
思緒轉回當下,朝局因崔氏覆滅而引發的震動漸趨平緩,但諸多事務仍千頭萬緒。
魏征回京尚需時日,審查牽連官員之事可暫緩,但有一件事卻耽擱不得——春耕。
“誤了農時,可是動搖國本的大事。”李承乾目光掃過案頭另一份關于各地春耕準備情況的奏報。
雖然因青州之事耽擱了最好的時節,但抓緊時間補救,仍能保證秋收無虞。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