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策劃了城內反-->>正,但他本身也是南境士人的一員,深知這些家族的能量和算盤。
“哦?動作倒是很快。”
林風笑了笑,似乎早有預料
“讓他們進來吧,朕也想見見,這些南境的‘主人’們。”
很快,七名衣著華貴,氣度不凡的氏族代表,在張敬之的引領下走進了大殿。
為首的一人,年約六旬,須發打理得一絲不茍,面帶和煦的微笑,正是南境第一大族,吳郡劉氏的當代家主,劉承運。
他們一進殿,便齊齊躬身行了大禮。
“草民劉承運(王景山、謝懷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們的姿態放得很低,辭也極盡恭敬。
“諸位先生請起,都坐吧。”
林風坐在那張臨時充當龍椅的王座上,并未起身,只是隨意地抬了抬手。
幾人謝恩后,小心翼翼地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了半個屁股,顯得十分謙卑。
劉承運率先開口,聲音洪亮,充滿了感情:
“陛下天威,如日中天!
胡文雍倒行逆施,荼毒南境,致使生靈涂炭,民不聊生。
我等南境士民,無不翹首以盼王師。
如今陛下親率大軍,雷霆一擊,解萬民于倒懸,實乃我南境百姓之幸,大夏之幸啊!
草民等代表南境千萬士民,謝陛下隆恩!”
說完,他又要起身下拜。
“劉老先生不必多禮。”
林風擺了擺手,打斷了他。
“除賊安民,是朕的本分。
南境,亦是大夏的南境。
如今胡賊已除,南境百廢待興,正需要諸位這樣的鄉梓領袖,與朝廷同心同德,共建安寧。”
林風的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他們的地位,又點明了“朝廷”才是主導。
劉承運臉上笑容更甚,仿佛完全沒聽出弦外之音:
“陛下圣明!
我等定當竭盡所能,輔佐天朝,安撫地方。
只是……南境風土人情,與中原多有不同,諸多事務盤根錯節,恐非一日之功能理清。
為使陛下政令能通達無礙,也為南境能盡快恢復元氣,草民有一不情之請。”
來了。
林風心中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劉老先生請講。”
劉承運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
“我等懇請陛下,能依南境舊例,于越州設一‘南境議政院’,由我等地方上一些薄有聲望之人組成,協助朝廷派來的官員處理政務。
如此一來,既能讓朝廷的政令結合南境實際,順利推行,也能更好地上傳下達,體察民情。
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大殿內的空氣,似乎在這一瞬間凝固了。
雷洪和石破軍的眉頭同時皺起。
這哪里是什么“協助”,分明就是想搞一個南境士族的小團體,架空朝廷的權力!
把南境從一個“王”的統治,變成一個“士族共治”的獨立王國!
好一個“不情之請”,好一個“舊例”,這分明是在試探林風的底線,妄圖在新舊權力交替的真空期,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合法化!
劉承運說完,便和其他幾人一同,面帶微笑地看著林風,等待著他的回答。
他們相信,這位年輕的皇帝剛剛拿下南境,根基未穩,必然需要他們這些地頭蛇的“合作”來穩定局勢,多半會做出一些妥協。
林風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意味深長起來。
他端起手邊的茶杯,輕輕吹了吹,卻沒有喝。
“議政院……”
他輕聲念著,仿佛在品味這個詞。
劉承運等人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以為林風意動。
“……這個提議,甚好。”
然而,林風下一句話,卻讓他們如墜冰窟。
他將茶杯重重放下。
“啪!”
一聲脆響,在大殿中格外刺耳。
“只是,這議政院里該坐些什么人,由誰來推選,”林風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如刀,緩緩掃過每一個人的臉,“恐怕,就不能只由幾位老先生,關起門來定了吧?”
劉承運臉上的笑容僵住了:“陛下……您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林風身體前傾,一股無形的恐怖威壓瞬間籠罩了整個大殿,“朕想問問劉老先生,那個在城頭血戰而死,連名字都沒留下的守城兵,他有沒有資格坐進來?”
“朕想問問在座的各位,那家被胡文雍滿門抄斬,只剩一個孤女的張將軍,他的冤魂,有沒有資格坐進來?”
“還有城外那些被奪了土地,世代為奴的佃戶;城內那些被搶了生意,傾家蕩產的商賈;那些剛剛領到朕賞賜,滿心歡喜的降卒!”
林風的聲音一句比一句重,一句比一句冷!
“他們,算不算你口中‘薄有聲望’之人?”
“他們,對這南境的政務,有沒有資格說上一句話?”
劉承運等七人,被這連珠炮般的質問,轟得面色慘白,冷汗瞬間浸透了華貴的衣衫。
他們這才驚恐地發現,坐在上面的,不是一個可以談判的君王。
而是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