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賣了家里的牲畜才有錢來趕考,但居然落榜。
幾乎每次科舉放榜完,都會出現一批極端者,要不就是自盡,要不就是反目成仇。
但這一次,李凡用自已的手段防備了這個現象。
砰砰砰!
不久后,敲鑼打鼓的聲音響徹長安朱雀大街。
那是一隊隊禁軍,共有三十六隊人馬,齊齊上街敲鑼打鼓,引起大量百姓和考生的注意。
“陛下有令!!”
“科舉落榜者,仍可為天子所用!”
“所有人可在三天后前往東集,朝廷軍器監,工部,史館,以及長安各大馬場等等,還有竇氏商會在內的九家商會,將在陛下的要求下,聯合招募。”
“所有人都可以參加,謀求生計,亦或者進入朝廷的各大特殊部門,編造書冊,修建水利……”
哐當!
又是一聲鑼響。
“另外,若第二次招募還沒有被選中,所有考生可至玄武門外領取救濟口糧,返回家鄉。”
“陛下說了,我大唐子民人人都是麒麟,行行都有狀元。”
“拿上陛下給的口糧,回到你們的家鄉耕地種地,建設國家,依舊可以活出風采,依舊可以為盛唐添磚加瓦!”
“……”
隨著禁軍大力宣傳,很快消息就傳遍了長安。
當這樣人性化且富有鼓舞的天子勉勵,傳達至每一個落榜考生耳朵里的時候,多少人潸然淚下,感激涕零。
齊齊高呼“我大唐皇帝萬歲!”
人滿為患的長安街頭,楊玉環一身尼姑服飾,并不起眼。
她遙望皇宮,輕輕感嘆:“每個皇帝都在說自已好,但真正做到這一步的,只有他啊!”
“人人都是麒麟,行行都有狀元,多么廣闊的心胸。”
“他是第一個說普通人也可以建設國家的皇帝。”
“他要打造的盛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盛唐?”她歷經浮華的美眸,透著一絲向往和期待,而后嘴角露出欣慰的笑。
李凡的成功,她由衷高興。
“……”
肉眼可見,整個科舉之后的氛圍是極好的。
有心奮斗的落榜考生,開始準備三天后的聯合招募,也就相當于后世的“大型招聘會”。
無心留下的也可以領取補貼的路費和口糧。
至于中榜的,那就全部去吏部報到了。
根據李凡的最高指示,吏部將首先對于所有中榜考生進行登記存檔,戶籍,婚配,背景,這些都需要經過核實。
以在后面任用的時候,避開其祖地,防止地方貪污,勾結等不好的事發生。
當然也是為了限制“集團化”!
縱觀歷史,每朝每代都有這樣的事發生,只不過形式不同。
但為了避免分裂和內戰,李凡不得不做出多樣調整,其政策之遠見讓政事堂的人都嘖嘖稱奇。
此刻的李凡站在宮墻上,用望遠鏡觀察著整個長安,和遙望皇宮的楊玉環正好隔空呼應。
但雙方并不知道對方所在。
見長安勢頭良好,沒有發生亂子,李凡不由嘴角上揚。
“傳朕的旨意,明經科五百人,進入國子監進行為期兩月的學習。”
“貢士科兩千三百余人,則進入翰林院學習。”
“政務方面三大宰相輪流教導,書經方面以李白,王維等人負責。”
“至于進士科的這幾十人直接來御書房報道,朕要親自教導,賜天子門生榮譽。”
“是!”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