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怕,朕保你無事,大膽說就是。”李凡道。
劉曄感動,彎腰行禮。
“陛下,不是草民懼怕強權。”
“實乃這些現象普遍存在,但草民也說不出具體名字。”
“我等只是一介草民,拿什么和這些人斗,想要證據更是不可能。”
“但像今日擊鼓鳴冤,明日就暴尸荒野,這些事明顯就有問題,只不過沒人去管,也沒有人去管。”
“普通人去過問,下場也只有一個。”
“陛下登基大赦天下,可實際上遵守的也只有長安,洛陽,河南河北等地,只有陛下去過的地方,他們才聽話。”
“草民所見所聞,已是罄竹難書,已是多如牛毛,可那些已經被時間和荒山野嶺所掩蓋的真相又有多少呢?”
“草民寫下這個,就是想引起朝廷的重視,向朝代告知民間現象,而非指某一個人,草民也不知道那背后的真相。”
“但草民生于大唐,立于大唐,好不容易從多年戰亂中走出,實不愿大唐腐朽啊!”
說著,劉曄已是聲淚俱下。
御書房極為安靜。
李凡看著那張試卷,入神許久。
良久才道。
“好,朕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會是科舉之后,朕的首要目標。”
“你的試卷寫的很好。”
“從今天起,三試你不用參加了,你直接入圍進士科二甲!”
此次科舉分為三個大的等級,分別是進士科,明經科,貢士科,而進士科是最高級的等級,每年錄用的人數都不多。
而進士科一甲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人,進入二甲,就相當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之間。
這個提拔,堪稱平步青云。
劉曄震驚,繼而受寵若驚。
“陛下,草民受之有愧。”
“還請陛下準許草民繼續參考,以試科舉公正!”他很有骨氣道。
李凡搖頭。
“不。”
“三詩本就是面試,朕只是提前面試了你而已,不算破壞公平。”
“現在你的面試已經通過,你可以回去提前去吏部報到了。”
“等放榜之后,你會得到朕的重用!”
他很欣賞劉曄悲苦百姓,不懼個人危險的品質,要知道這種試卷可沒幾個人敢寫。
一句圣旨出了長安,就不再是圣旨更是精辟中精辟,但說出來卻容易就觸怒龍顏,三代人不得翻身。
聞,劉曄叩首,高呼。
“草民叩謝圣人隆恩!”
“去吧。”
李凡擺擺手,看不出來是怒還是喜。
人走后,他不知道是怎么回后宮的。
一路上他都在走神,思考著如何治理天下,一開始他覺得一統國內就會輕松許多,事實上他這段日子也過了一段還算清閑太平的日子。
但劉曄的一紙試卷,卻又給他敲響了警鐘,帶來諸多問題。
“陛下?”
池塘小橋忽有聲音傳來。
李凡回過神看去,只見是楊玉瑤,和韓國夫人楊玉卿。
“你們怎么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