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央代表的劉氏,愿意無條件服從,一是宰相和未來的貴妃都有了,而且劉氏遠沒有五姓七望那么龐大。
李凡抓了抓頭:“確實麻煩。”
“不過眼下只有這個速成的辦法了,先談談吧,談不成也多少收點,有多少是多少。”
“反正那幾家人也想要覲見孤。”
“而且恢復全國科舉這事也需要他們幾家人配合,孤看這事,遲早也得讓。”
聽到這話,三人不再多說什么。
“既如此,那殿下,我等就立刻去辦。”
李凡點點頭:“隴佑宗親那邊,孤去擺平,他們應該是沒問題的。”
“剩下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把他們的代表人物全部召來,越快越好。”
“是!”
三人領命。
“等等,記得是要說話能算的人來,不可以是什么傳話者,要是本尊不來,那就是不給孤面子。”
“不給孤面子,孤也就不給他們面子。”
“此事,你們幾個代為轉達,紅臉白臉都要唱,懂么?”李凡負手挑眉,霸氣中帶點痞氣。
幾人啼笑皆非,心想這幾家不得了的人是遇到陛下這個能治他們的了,有博陵崔氏的前車之鑒,估計有些希望。
“是!”
“我等遵命。”
等人一走,李凡立刻展開行動,因為弄死李亨那個王八蛋的想法,他是一點都等不了。
對安祿山等人都沒對李亨那么恨,這死胖子太壞了,幾次暗害他。
這堪比李世民恨李元吉。
李凡和大嫂這事,那是從來沒愧疚過。
“璇璣,你趕緊帶幾個人去一趟大理寺,讓他們趕緊查一查隴佑宗親在長安的……”
“算了。”
“你直接讓他們將宗室玉牒帶過來。”
“是!”
“……”
玉牒相當于李家的族譜,會記錄和皇室有宗親的隴佑李氏成員,但不完全包括隴佑李氏這個集l。
但事實上,真有話語權的那些支脈代表基本也都有宗親關系。
否則沒有和李家的宗親關系,當年李世民這些人能讓他們掌握話語權?
李凡這一脈出身隴佑李氏,有天然的血脈關系,他估計事情不會難辦,關鍵的幾個人搞定,下面的就好說了。
真不服從,非要搞土地兼并,影響人丁賦稅,那就再上手段。
不久后,大理寺那邊的玉牒取來之后。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好些在安史之亂期間地方上有大作為的將領官員都來自隴佑李氏。
如蜀地的李皋,西州都督府長史李重暉,襄州刺史李晟等。
這些人可都不簡單,平叛期間在地方上作為很大,也各自出于隴佑李氏的大門大戶,在此次政事堂擬定的第二批封賞中,個個留名,李凡給予了重賞。
有這一大批朝臣,事情就好辦多了。
李凡親自寫信,連寫七封,送到各地隴佑李氏的代表人物之中。
另外又在長安召見了多名隴佑李氏的宗親,他們大多擔任虛職,享受著宗親待遇,并且家族本身也讓著一些生意。
當年長安沒有被安祿山攻陷,可以說最大程度保全了這些人的身家性命。
短短數日,李凡進展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