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暮春時節,京都西市的書鋪門前都是柳絮,掌柜老秦正蹲在臺階上,對著一堆新到的紙張發愁。
這些紙比尋常書冊用的略微糙一點,卻印著黑字,裝訂成薄薄一冊,封面上寫著三個楷字——《生民鏡》,筆鋒凌厲帶著幾分風骨。
“蘇大人派來的人說,這報紙三十文一冊?”老秦捏著一冊翻了一下,里面竟然是寫故事和議論,不是經史子集,也不是詩詞歌賦。
“這個幾個,比印的最糙的話本便宜一半,真的能賣的動嗎?”
這種新式的東西,往日里經濟上行期倒是可以賣得動,可如今百姓們要應對苛捐雜稅,哪有閑錢出來買這樂子?連話本都有些賣不動了。
派來送報紙的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廝,叫云河,是云川手底下的人。
云河蹲下來幫他在室內碼著這些報紙,聲音壓得很低,“掌柜的你放心賣,大人說了,不求賺銀錢,只求能讓更多人瞧見,您要是能往周邊州縣的書鋪捎帶,分成還能更多些。”
這些書鋪都是匯通天下一手扶持的,各個地方有新話本或者傳印古籍會同時上線所有匯通天下扶持的書鋪,老秦自然是知道匯通天下的能力的。
左右不要本錢,賣不出去也只是沒有分成而已,老秦干了!
將信將疑地把《生民鏡》放在鋪子上最顯眼的地方,頭幾日無人問津,這東西既不是科舉用書,又不是時興話本,偶爾有幾個書生翻起來看,見是“新東西”,猶豫著買了幾冊。
可到了第七日,書鋪門檻居然被踏破了。
“《生民鏡》還有嗎?就是寫《青云誤》的那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