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還是引狼入室了。
如今朝堂上幾方勢力就這樣僵持住了,高鰲拜的計劃成功,從幾年前退出京都,到如今步步謀劃拿回相權,景和帝和老狐貍比還是思量不足。
可若是......她把楊黨的人接收了呢?
從前蘇硯冬名聲差,寒門有些抱負的人無法分辨,大多都去了楊黨做墊腳石,渾渾噩噩多少年不得升職。
彭志恒是一枚關鍵的棋子,連蘭生也是,他們倆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楊黨首惡已伏誅,那些中層力量就是背鍋的,底層力量更是連好處都沒享受到就要受牽連了。
比如阮為道的弟子,也就是楊黨的三代弟子們,其中不乏有抱負的年輕人,關于一條鞭法,連這些年輕人都看得出來好處,即可以減輕百姓負擔,又能讓朝廷的稅收穩定,卻在世家利益的損耗下被停止了新政。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中間商不樂意了。
蘇硯冬創立了雙線情報體系,依托彭志恒和蘭生等舊黨成員,建立了“明線”和“暗線”雙重情報網。
明線以如今被打擊的楊黨勢力內部文書傳遞還有世家密談為突破口,通過舊黨成員定期匯報關鍵決策。
暗線則是效仿某榜中的妙音坊,在教坊司還有驛站等地方安插細作,這個慈安院有經驗,利用歌姬、驛卒身份收集碎片化信息,形成“蛛網式”情報網絡。
楊黨內部如今四分五裂和篩子一樣,蘇硯冬抬眼看了下世系的方向,有了決斷。
——
“父親,兒子有件事想問大哥。”
楊黨的二把手,如今名義上的大師兄沈遼的二兒子沈巍,此時就在府里發難了。
沈遼是朝中的吏部尚書,位高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