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沿著被落葉半掩的幽徑,深入這片秋意濃郁的山林。越往深處,人跡越罕,惟有鳥鳴啾啾,更顯空山幽靜。
行不多時,前方竹林掩映之處,隱約現出一角飛檐。
師妃暄停下腳步,輕聲道:“先生,前方便是青璇小姐的‘幽林小筑’了。”
就在話音落下的剎那,一陣簫音自山林幽谷深處升起,悠悠揚揚地傳了過來。
初起時,極其幽遠、輕柔,如一線清泉,自石縫中悄然滲出,帶著山間的涼意與純凈,緩緩流淌。隨即,簫音漸響,曲折婉轉,時而如秋風拂過竹海,萬葉吟唱,空靈而略帶悲戚;時而如寒潭映月,清冷孤寂,照見心底最深處的那一抹幽獨;時而又似有無限悵惘與追憶,在音符間流轉,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遙遠而悲傷的故事,不激烈,不張揚,卻絲絲入扣,直抵心扉,讓聞者不由自主地心生寧靜,又隱隱泛起一絲莫名的感傷。
“是青璇小姐的簫聲。”
師妃暄側耳傾聽,清冷的眼眸中也流露出一絲迷醉,片刻后,嘆道:“每次聽聞,都覺心靈如同被清泉洗滌過一般。”
易華偉駐足,負手而立,靜靜聆聽,深邃的眼眸中掠過一絲極淡的欣賞。這簫音,確實已臻化境,不僅技藝超群,更難得的是其中蘊含的那份超然物外、卻又深諳世情的靈性與情感。與他任盈盈那帶著幾分江湖兒女灑脫與深情的簫聲相比,石青璇的簫音更顯空靈孤寂,不染塵埃,仿佛來自另一個遠離紛擾的純凈世界。
“果然名不虛傳。”易華偉微微頷首,語氣中帶著真誠的贊許。
兩人循著簫聲,穿過一片青翠竹林。竹葉在秋風中沙沙作響,與那清越的簫音交織,更添幾分雅趣。竹林盡頭,地勢微隆,幾間造型簡樸雅致、完全由竹木搭建的屋舍映入眼簾,這便是“幽林小筑”了。屋舍周圍,一圈低矮的竹籬,院中植著幾株秋菊,正傲霜綻放,白的如雪,黃的似金,還有淡紫淺紅,為這清幽之地點綴了幾分生動的色彩。
簫聲,正是從院中傳出。
只見小院中央,一株葉片已轉為金黃的古樹下,設有一張石桌,兩張石凳。一位女子,背對著易華偉二人的方向,正坐在石凳上,臻首微側,手持一管青翠欲滴的竹簫,紅唇微張。
女子身著一襲淡青色的長裙,裙擺如云霞般鋪散在石凳周圍,材質看似普通,卻淡雅出塵。烏黑亮麗的長發如瀑布般自然垂瀉至腰際,僅用一根同色的青色絲帶松松挽住一小束,更添幾分隨意與自然的風致。
雖然只是一個背影,但那纖柔合度的身姿,那如天鵝般優雅修長的頸項,那仿佛凝聚了天地間所有靈秀之氣的輪廓,已足以讓人心馳神往,想象其正面該是何等的絕世風華。
師妃暄并未出聲打擾,只是與易華偉靜靜立于竹籬之外,等待著這一曲的終了。
簫音在一個悠長而漸次微弱的尾音中,徐徐消散,余韻卻仿佛依舊縈繞在竹林間、山谷內,久久不散。
那青衣女子緩緩放下竹簫,置于石桌之上,似乎輕輕舒了一口氣,這才盈盈起身,轉了過來。
就在她轉身,目光與易華偉接觸的一剎那――
時間,仿佛有了一個極其細微的凝滯。
正如師妃暄所描述,這是一張美得難以用語精確描繪的玉容。肌膚瑩白勝雪,光滑細膩,仿佛上好的羊脂美玉精心雕琢而成。五官的每一處都恰到好處,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極致和諧、清純至極的美麗。眉如遠山含黛,目似秋水橫波,清澈見底,卻又仿佛蒙著一層淡淡的、揮之不去的輕煙,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憂郁與疏離。瓊鼻挺秀,唇色是自然的淡櫻色,不點而朱。
氣質空靈剔透,仿佛不屬于這紛擾的塵世,任何世俗的欲望與雜念,在她那純凈得不含一絲雜質的目光注視下,都會自行慚穢,消弭于無形。然而,在這極致的清純與圣潔之中,又隱隱透著一股源自其復雜身世與經歷的、深入骨髓的孤寂與易碎感,仿佛一件精美絕倫卻易碎的琉璃器皿,讓人在驚艷贊嘆之余,又忍不住心生憐惜,生怕一絲俗世的風雨便會將其摧折。
石青璇的目光先是落在師妃暄身上,唇角微動,聲音清冷:“你來了。”
隨即,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師妃暄身旁的易華偉。
就在與易華偉那平靜、深邃,仿佛能容納星海的眼眸對上的瞬間,石青璇那原本波瀾不驚、清澈如湖的眸子里,極其罕見地,泛起了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漣漪。
她見過太多人,有武林豪雄,有文人雅士,有隱逸高人。他們的目光,或驚艷于她的容貌,或敬畏于她的身份,或癡迷于她的簫藝,或帶著各種目的與欲求。
但眼前這個青衫男子的目光,卻完全不同。
他的注視平和而坦然,帶著欣賞,卻絕非占有;帶著洞察,卻并無冒犯。那目光太過深邃,仿佛能一眼望進她靈魂的最深處,看透她所有的過往與隱藏的孤寂,卻又奇異地不帶任何評判,只有一種近乎自然的“理解”與……一種難以喻的、仿佛超越了時光的平靜。
這種感覺,是她生平從未經歷過的。仿佛在他面前,一切偽裝與屏障都失去了意義。她那顆因身世坎坷、因看透世情而常年保持靜默疏離的心,竟不由自主地微微悸動了一下,一種莫名的、連她自己都無法解釋的情緒悄然滋生。
想起師妃暄所,石青璇持簫的玉指,幾不可察地收緊了一分,心中有許多疑問,卻怎么都開不了口。
這一切的變化,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細微得幾乎無人能察。
石青璇畢竟是石青璇,心性修為非同一般,那瞬間的異樣很快便被壓下,恢復了那副清冷自若的模樣,只是看向易華偉的眼神中,少了幾分疏離,多了一絲探究。
師妃暄將石青璇這極其細微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亦是微微訝異。這位‘師叔’性子清冷,對陌生人向來保持距離,今日初見易華偉,竟會流露出如此細微的失態?雖然只是一閃而逝,但足以說明易華偉此人氣場之獨特,連青璇這樣的性子都無法完全免疫。
同時,師妃暄也敏銳地注意到,易華偉在見到石青璇真容時,眼神依舊是那般平靜深邃,并無尋常男子那種驚艷失神之色,唯有純粹的欣賞與一絲坦然。這份定力與超然,再次讓師妃暄心中對他的評價提升了一層。
“青璇小姐,”
師妃暄上前一步,為兩人引薦:“這位便是妃暄曾向你提過的,天道盟盟主―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