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暖融融的陽光奮力穿透厚重云層,將金色的光輝灑向大地,給這個本就沉浸在新春喜悅中的日子更添了幾分明媚。
空氣中,鞭炮燃放后的硝煙味與各家廚房飄出的飯菜香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年味。村子里處處張燈結彩,此起彼伏的歡笑聲、孩童追逐打鬧的腳步聲,還有偶爾傳來的零星鞭炮聲,共同奏響了新春的樂章。
九月早早地起了床,冬日清晨的寒氣讓她不自覺地裹緊了身上的外套。她站在大姨家的院子里,望著遠處連綿起伏、覆著淡淡薄霜的山巒,思緒卻早已飄向了遠方。
對于今天回外婆家的聚會,她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期待的是能見到許久未見的親人,忐忑的是,那個自從她上大學后就幾乎沒聯系過的媽媽,今天會帶著一個陌生男人一同出現。九月心里明白,這個男人或許從此會在她的生活里占據一席之地,可她還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一路上,大姨家的車緩緩行駛在蜿蜒的鄉間小路上。車窗外,熟悉的田野、樹木、房屋快速向后倒退,偶爾還能看到路邊三三兩兩走親訪友的村民,他們臉上都洋溢著新年的喜悅。
但九月卻無心欣賞這熟悉又熱鬧的鄉村景致,她的目光一直呆呆地望著車窗外,心思全然不在這眼前的風景上。大姨坐在副駕駛座上,不經意間從后視鏡里瞥見了九月略顯落寞的神情,她輕輕嘆了口氣,轉過身,伸手拍了拍九月的肩膀,語氣溫柔地安慰道:“別想太多,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圖個開心。不管發生什么,都有大姨在呢。”九月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可那笑容卻轉瞬即逝,很快又恢復了若有所思的模樣。
終于到了外婆家,還沒進院子,就聽見里面傳來陣陣歡聲笑語。走進院子,只見小姨一家人也已經到了,幾個孩子正在院子里追逐嬉戲,手里拿著五顏六色的鞭炮,時不時發出興奮的尖叫。大人們則圍坐在屋檐下的長凳上,嗑著瓜子,聊著家常,時不時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九月剛下車,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尋找媽媽的身影。很快,她看到了媽媽,媽媽穿著一件嶄新的紅色外套,那鮮艷的顏色襯得她的臉色格外紅潤,臉上掛著九月許久未見的燦爛笑容,身旁站著一個身形略顯單薄、神色拘謹的男人。
九月一眼就認出了他,去年過年時,他們曾有過一面之緣。那時,九月就隱隱察覺到他們之間的關系不一般,但她怎么也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他們竟然已經領證結婚,成了合法夫妻。
媽媽看到九月,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她連忙拉著那個男人快步走了過來,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和期待,介紹道:“九月,這是你叔叔,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那個男人有些局促不安地笑了笑,微微彎下腰,向九月點了點頭,嘴里還輕聲說了句“叔叔,你好”。九月只是淡淡地回應了一聲“嗯”,心里卻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種滋味交織在一起。
她的腦海中不禁回想起媽媽離婚時的情景,那時媽媽只帶走了最小的弟弟,而自己的戶口一直落在大姨父的戶口簿上。這么多年來,媽媽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太多,如今突然帶著新丈夫出現,九月也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適。
外婆看到媽媽和新女婿,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她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熱情地迎了上去,招呼著大家進屋,嘴里還不停地說著“快進來,外面冷”。但九月十分敏銳,她能感覺到外婆笑容背后那一絲淡淡的不滿和擔憂。
在吃飯前,大家圍坐在客廳里聊天。大姨父、小姨父、小舅、大舅和新女婿坐在一起,氣氛顯得有些尷尬。新女婿確實如九月所料,是個不愛說話、性格木訥、不善交際的人。
面對其他人熱情的詢問,他總是低著頭,局促地搓著雙手,簡單地回答幾個字,根本無法融入大家熱烈的話題中。外婆坐在一旁,眉頭緊緊地皺著,時不時輕輕嘆氣,眼神中滿是無奈和憂慮。
很快,小舅舅精心準備的豐盛飯菜上桌了。餐桌上,雞鴨魚肉、各種美味菜肴琳瑯滿目,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大家紛紛舉杯歡慶,說著吉祥喜慶的新年祝福,碰杯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然而,九月卻能感覺到,在這熱鬧非凡的表象下,似乎隱藏著一絲微妙而緊張的氣氛。外婆的目光時不時落在媽媽和新女婿身上,幾次欲又止,最后只是默默地給大家夾菜,臉上的笑容顯得有些勉強。
飯后,媽媽和新女婿表示因為路途較遠,要提前回去了。他們走后,外婆、大姨、小姨、小舅媽們圍坐在客廳里,話題自然而然地就轉到了媽媽的二嫁之事上。
“唉,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找了這么個人。”外婆率先開口,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擔憂,一邊說,一邊輕輕搖著頭,臉上滿是愁容。
大姨嘆了口氣,接過話茬說:“就是啊,那個男人看著也沒什么本事,家里條件又不好,還比她小那么多,以后日子可怎么過喲。”
小姨也附和道:“而且聽說他們那邊催著要孩子,她都四十二了,這多危險啊,萬一出點什么事可怎么辦。”
小舅媽也皺著眉頭說:“咱們都勸勸她,離婚了帶著小兒子過繼過去也行,何必冒這個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