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幾個借鍋的村民家中的老人都來了藍叔公家。
幾個老人像是約好了似的,都說年紀大了沒辦法進山干活,也不方便去挖石頭花苗。
在家里閑坐著沒事,就去地里摘了一些青菜給青峰送來。
一個老人說道:“我是想著青峰你家現在請村里人干活,不僅每天給兩百塊錢工錢,還包一頓午飯,估摸著光是青菜都要吃不少。”
“我家里的菜地還有些青菜,反正我們也吃不了那么多,干脆就給你送來。”
“你也別嫌少,反正能少買幾斤是幾斤。”
其他老人的說法也差不多。
其實藍家村里除了青峰家就沒誰家有特別多的青菜。
即便菜地看著有些菜,可人要吃,牲口要吃,雞鴨要吃,也是緊缺得很。
因此大家送來的青菜是真不多,都是三四斤左右。
有個老人甚至只送了一斤左右。
他抓著自己手中的一小捆青菜很是不好意思:
“青峰,我本來也計劃給你家送個幾斤菜來的。”
“可我剛才去地里看了,到處干巴巴的,菜也蔫蔫的長不起來。”
“我挑挑揀揀才掰了這么一點菜,你別介意。”
李青峰哪能介意這個,連忙從老人手中拿過有些發黃的青菜,真切道:
“不介意,怎么會介意呢。”
“這些菜看著雖然不是很精神,可都是農家菜,味道比大棚里的速生菜強多了。”
“大家自己舍不得吃,反而給我送來,我高興都來不及呢。”
話雖這么說,可此時眾人看到自己送來的菜跟院子角落里堆著的那些水靈靈的大白菜一對比,還是忍不住淡了笑容,然后默默嘆氣。
如果可以,他們也想給青峰送大把大把的青菜過來。
畢竟青菜這種東西就長在地里,只要花點力氣就能種出來了。
但這只是其他地區的情況。
在他們藍家村,因為小河的河床被楊家人抽沙破壞的緣故,河道兩邊的田地都無法吃到河里的水。
因此,地里的作物基本上都是靠人力挑水澆灌。
那些地塊靠近河邊的倒還好些,只要從挑一小段路就可以了。
而地塊距離河邊比較遠的就麻煩了,有時候光是挑水澆地就能耗費半天時間。
可就算是這樣,眾人也只能咬緊牙關日復一日的挑水。
即便有人說,用這挑水的力氣都可以去工地搬磚賺錢了。
而且賺來的錢不知道能買多少蔬菜瓜果。
然而,華夏老一代農民的心里總是有著一股犟勁。
即便明知道自己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但他們也堅決不舍棄自己的家鄉跟土地。
也是因著這一份犟勁,這大好的河山才能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
那路邊的荒草才不至于淹沒了道路。
那墻角的藤蔓才不至于覆蓋了房屋。
而那些在外頭迷了路的浪子也才不至于丟失了方向。
有人奮發向上,便會有人扎根土壤。
有人奔赴遠方,自然也會有人堅守一隅。
李青峰此時看著老人們送來的這些青菜,心口是一陣又一陣的滾燙。
他看到的不僅僅是青菜,更是這些人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