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古拉格曾經教授他的知識,也出于身為一位王者的本能,誅滅長老會以來,卡列琉斯已經做了很多很多。
其中包括重新冊封七大始祖、改革王庭軍制、優待人類戰俘、重設前線部署.真正大權獨攬后卡列琉斯才意識到,大祭司、圣子與長老會固然可恨,卻也無形之中分擔了許多來自王朝內部的壓力。
底層的巨人們有向上晉升的需求,中層的三代種和次代種渴望更加強大的力量,頂層的初代和始祖們在力量之路走到了盡頭,又紛紛滋生出對權力與利益的無盡貪欲.
而作為巨人們一切力量與利益的源頭,那扇禁忌之門背后,熔爐地脈的力量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限的資源既要用來維持絕地封印,又要供給始祖,以使他們在戰敗負傷之后快速恢復,始終保持頂級英雄的戰力,還要拿出相當一部分賜予中層和底層中的佼佼者,既使英勇作戰者得到恩賞,又使王庭內部的血液不斷流動,以免日漸衰朽墮落
曾經的長老會扮演的正是這樣一個利益分配者的角色,他們貪婪、愚蠢、不公,卻在王庭初立的動蕩歲月里彌合了國內各方派系的矛盾,在他率領始祖對外征戰之時穩住了后方的基本盤。
如今大祭司死了,長老會滅了,這一切都只能由他從頭收拾,可他真正能夠仰賴信任者,放眼四顧幾乎難尋一人。
現存七位始祖當中,亞摩蒂婭在他最落魄時依然護衛在側,甚至不惜與長老會拔刀相向,忠誠自然無需多,但她終究稍遜于智略,雖說無論擔任沖鋒陷陣的勇將還是侍衛君王的親衛都綽綽有余,充當他革故鼎新的左膀右臂卻遠遠不夠。
再往下數,維基亞是個很好的人選,可他必須坐鎮洛德防線,尤其在王庭內外交困、風雨飄搖的當下,后方的路西亞和北伐軍已成心腹大患,前方的洛德要塞就更不容有絲毫差池。
其余五人,雷克薩爾元帥老成持重,但在他心中,麾下將士的分量更重于王庭興衰,至于希爾貝爾和魔塞羅――想到他們,卡列琉斯英朗的眉宇間難以掩飾地浮現出一抹嫌惡。
這二人前者殘忍變態,后者兇暴愚蠢,當然,品性上的優劣不足以作為是否重用的依據,可在上一次大戰最后,希爾貝爾的能力被克制得慘不忍睹,險些死在北伐軍英雄手里,魔塞羅更是被打得抱頭鼠竄,拋下同袍獨自逃命――這樣的廢物,怎堪大用?
最后剩下的兩人,一個是曾經最受他信賴的奧菲莉亞,一個是新近投誠的人族降臣尤諾,近來派他們去調查圣樹森林兩位初代隕落一案,明面上是試探二人的能力與忠誠,但在卡列琉斯心底還有更深一層的想法。
上次路西亞率數千殘軍擊穿奧菲莉亞和第六軍團在庫爾班德亞大道末段設下的最后防線,使圍殺之計功虧一簣,這件事在王庭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
先是魔塞羅串聯數位初代在朝會上發難,大肆攻訐奧菲莉亞才是王庭失利的罪魁禍首,又是雷克薩爾元帥質疑第六軍團傷亡程度遠低于其他軍團,以此佐證奧菲莉亞消極避戰,最后就連平日與奧菲莉亞交好的希爾貝爾也提出暫停其執掌一軍之權,待調查清楚再重新任命。
若讓卡列琉斯從本心出發,他還是對奧菲莉亞相當信任的――當年王庭成立之時,大祭司和始祖們就曾對是否推舉他暫代王位一事爭辯不休,正是奧菲莉亞力排眾議,用一句“無王之王庭,與叛軍流寇何異?”堵死了所有反對者的聲音。
換之,奧菲莉亞和她麾下的數萬軍隊其實才是他這位巨人之王最初的班底。
他原本期待著奧菲莉亞為自己辯護幾句,他便可順水推舟,壓下這次風波。不料身為主角的奧菲莉亞反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高踞于自己的坐席之上冷眼睥睨其他始祖對她瘋狂攻擊,好似連還一句嘴的興致都欠奉。
終了,還是亞摩蒂婭站了出來,指著鼻子大罵其他始祖帶著幾十萬重兵被人打了個對穿,還有臉指責孤身抵擋路西亞的奧菲莉亞和第六軍團,完全是恬不知恥.又是一番大吵之后,這事才暫且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