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日子太苦,一時半會改不過來。段曉棠不得不勸她:“一頓飯菜都是按照家里人口做的,油鹽放少了味道不夠,他們幾個根本吃不下去,不是浪費了么。”
兩人合作自然效率高,再不需要段曉棠一人切菜配菜炒菜。
“這是五香豆腐干。”
“炒千張”
“五花肉燒豆腐”
“咸肉炒豆干”
“豆腐蒸肉末”
“鯽魚豆腐湯”
“皮蛋豆芽湯”
“酸菜燉豆腐”
“涼拌雞蛋干”
“豆腐包子”
“最近豆腐做得比較多,大家慢慢吃。”
上完最后一道菜,段曉棠坐下。
葛寅嘗一口五香豆腐干,點點頭,“這個拿來下酒不錯。”
段曉棠:“我們給它的定位也是拿來作下酒菜。”
葛寅再看另一個涼菜涼拌雞蛋干,嘗一口,“倒是滑嫩。”
段曉棠:“這個不賣。”
味道不錯卻不售賣,葛寅不解,“為何?”
段曉棠解釋原因,“它只用蛋白,剩下的蛋黃沒找到辦法處理。”
林婉婉抱怨,“天天蒸雞蛋炒雞蛋,臉都快吃黃了。”
祝明月生出主意,“可以在酒樓里制作,他們雞蛋用量大。”剩下的蛋黃有的是地方用。
段曉棠點頭,“嗯,我記下來。”
杜喬看著豆腐蒸肉末這道菜底下的紅黃綠三色,如果不是菜名,誰能想到是豆腐,嘗一口竟真是豆腐的味道。
葛寅亦是吃驚,“豆腐竟有彩色的!”還是三個顏色,不是打從開天辟地時它就只有一個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