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三日后,黎明。
京兆府貢院外,青石廣場上人頭攢動,氣氛肅殺。
府試,終于來臨!
搜檢比縣試更加嚴格。
吏員拿著厚厚的戶籍名冊,對照著考生的路引,相貌,更有東宮六率的衛士在旁虎視眈眈。
有了縣試前\"查三代\"的雷霆手段,這次無人敢再起絲毫僥幸之心。
張遠,王二排著隊,緊抱著懷中視若生命的《實務通鑒》。
兩人眼窩深陷,面色憔悴,但眼神卻亮得嚇人,像兩柄磨礪到極致的匕首。
他們周圍,寒門學子大多如此,沉默著,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世家子弟的隊伍里,崔明遠,鄭倫等人也在,他們衣著光鮮,努力維持著鎮定,但眼底的緊張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卻怎么也掩飾不住。
昨晚天上人間那一曲,像一根刺,扎進了他們心里。
他們引以為傲的\"雅正\"與\"底蘊\",在那種磅礴新聲面前,顯得如此蒼白可笑。
此刻站在府試考場上,那份陰影似乎仍未散去。
沉重的黑漆大門轟然洞開!
\"考生依序入場!\"
威嚴的唱名聲響起。
張遠深吸一口氣,挺直了連日苦讀而有些佝僂的脊梁,隨著人流,沉穩有力地一步邁過了那道象征著更高挑戰,也象征著無限可能的門檻。
考場內,條案整齊如林。
府試考卷發下,厚厚一疊。
張遠迫不及待地展開。
第一題:貞觀十一年,藍田縣發生一樁積年舊案。
前任縣令劉能貪墨賑災錢糧,并構陷揭發其惡行的縣丞李忠,致其含冤入獄,家破人亡。
劉能后因他案被貶,此案不了了之。
今有李忠之子持新證據翻案,訴至京兆府。
問:若你為復核此案之推官,當如何處置?
需詳述勘驗,取證,律法適用及量刑建議。
題目后,附有當年案卷的摘要及所謂\"新證據\"的簡述。
張遠的心,猛地一跳!
舊案復核!
證據鏈!
律法適用!
這正是《實務通鑒》刑名篇里剖析得最為透徹的案例類型之一!
書中不僅詳述了此類案件的核心要點證據鏈閉合,排除合理懷疑,程序正義,更給出了\"最優解\",\"次優解\"的具體操作步驟和得分點!
一股滾燙的熱流瞬間涌遍全身!
連日來所有的不眠不休,所有的殫精竭慮,在這一刻化作了無比的信心!
他幾乎是條件反射般,提筆蘸墨,按照書中\"最優解\"的邏輯框架,結合題目給出的具體細節,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地寫下了第一條......
筆走龍蛇,如有神助!
可斜對面的崔明遠拿到卷子,看到這第一題,眉頭卻是深深皺起!
舊案復核?
這正是他們世家重點突擊的部分!
《實務通鑒》里的套路,他也背熟了!
他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也開始落筆。
然而,寫著寫著,他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
題目中那個\"構陷\"的細節,以及新證據指向的\"程序嚴重違法\",讓他隱隱覺得有些棘手。
書中案例似乎沒有完全對應的情形?
他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