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開天辟地的氣勢。
”第三級,鄉試,亦稱省試!”
”此乃鯉魚化龍之關鍵一躍!”
”唯有秀才在地方衙署歷練至少一載,親歷民生百態,政務繁難后,方有資格應考!”
”考題直指國計民生與地方癥結!”
”如漕運改良之策,邊鎮屯田利弊權衡,析某地水患治理之得失!”
”答卷者需結合自身見習經歷,見解深刻,策論可行!”
”考中者,授舉人功名!”
”此乃新科舉之分水嶺!”臺子目光灼灼,如同火炬,郎道,”凡舉人者,皆可擁有入仕與深造雙重資格!”
”選擇入仕者,可赴地方任縣丞,主簿,典史!”
“甚至乃至偏遠下縣之佐貳官,執掌一方實務!”
“從微末處擔起職責!”
”而選擇深造者......”李承乾的聲音在這里刻意停頓,目光掃過那些臉色已變得極其難看的世家重臣,”由吏部嚴格遴選,可入中樞六部,九寺,中書門下,乃至東宮詹事府等機要重地!”
”擔任行走,書吏或見習郎官!”
”雖無決策之權,然則在各部堂上官的直接督導下,參與具體政務處理,文書起草,策論研討!”
”他們要學的,是整個帝國中樞的運轉脈搏!”
”是廟堂之上每一個決策背后的深遠考量!”
這句話如同重錘,狠狠砸在世家官員的心上!
中樞見習!
這是要將未來的宰相胚子,提前放到帝國的心臟里培養!
而且,繞開了他們世家把控的舉薦和門蔭!
”最后,第四級,春闈!”
李承乾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響徹大殿:“此乃最終之試煉!”
”唯有舉人,并在這地方實務或中樞歷練的爐火中,磨礪出真才實學,證明堪當大任者,方有資格站上這最終的考場!”
”進士科之題目,直指國家命脈,國策大政,重大挑戰與機遇!”
”考中者,方為真正的經世之才!”
”棟梁之選!”
”而進士及第者之授官……”
李承乾的目光陡然變得無比銳利道:“一律從從六品實權官階起步!”
”京畿要縣縣令!”
“六部要害司署員外郎或主事!”
“邊州要沖通判,軍府司馬,皆可任之!”
”因其已在實務中磨礪多年,深諳朝政國事,故可一步到位,委以權責,使其胸中所學,心中抱負,得有施展之平臺!”
從六品實權起步!
京畿縣令!
六部主事!
邊州通判!
這些職位,以往哪個不是世家子弟或勛貴之后,經過多年鉆營,家族運作才能企及的?
如今,竟成了寒窗苦讀,層層歷練上來的進士的!
巨大的沖擊讓許多世家官員眼前發黑,幾乎站立不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