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輕松擊敗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哥特人還有三名羅馬帝國貴族的戰報很快就送到了京城,陸川看過戰報之后心情大好。
雖然他早就知道張遼不會讓他失望,但看到結果如他預料的一般,心里還是很高興。
再仔細看一下戰報,呂蒙在屢次戰斗中表現都很不錯,多次獻計,效果出眾,證明了當初他的眼光確實沒有看錯,呂蒙確實已經成長起來了。
這就挺好。
陸川把郭嘉、趙云還有糜竺叫過來,一起商議接下來要如何處理羅馬帝國那邊的事情。
東歐和北歐算是打下來了,但陸川擔心那些游牧民族都是養不熟的狼崽子,就算是現在能夠建立統治,或許過上幾年、十幾年,這些游牧民族又會生出別的心思。
別人不知道游牧民族的特點,難道陸川還不知道嗎?
游牧民族生產力有天然的缺陷,難以自給自足,所以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只能通過劫掠來維持生存,所以不管陸川怎么做,只要不能改變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他們就一直都是隱患。
所以陸川提出讓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和哥特人融入羅馬帝國,然后從羅馬帝國遷移人口去東歐、北歐建立城市,發展農耕文明,這樣才能穩定下來。
郭嘉當即點頭,表示他也想過這個問題,只有讓游牧民族融入農耕文明,才能改變這樣的情況。
趙云和糜竺自然不會有意見,因為政務不是他們所擅長的,陸川讓他們過來,主要的目的還是讓他們配合。
在京城,他們配合郭嘉的工作,到了羅馬帝國那邊,就是他們讓張遼還有經濟部官員配合荀彧的工作。
陸川當即把這道命令給荀彧送過去,還給了荀彧一定的自主權利。
雖然大陸王朝這邊已經完成了讓匈奴、鮮卑還有羌人融入大陸王朝的工作,但羅馬帝國那邊情況不一樣,讓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和哥特人融入羅馬帝國或許還存在了諸多問題,而這些都需要讓荀彧出面解決,所以必須要給荀彧足夠的自主權,要不然事情很難推動。
荀彧接到陸川的命令,沒有任何猶豫,當即給張遼送了過去,要求張遼抓緊時間把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還有哥特人以及三名羅馬帝國貴族建立的王國那邊的人口全都押送回來。
這個押送任務可不簡單,因為人口數量太多了。
薩爾馬提亞人雖然遭遇了重創,但依舊有十幾萬人口;
斯拉夫人損失不是很大,也保留了十余萬人口;
哥特人的損失不大也不小,如今也有十幾萬人口;
三名羅馬帝國貴族建立的王國原本有二十余萬人口,后來在戰斗中死傷不少,如今還剩下不到二十萬。
這樣算下來,張遼要押送超過六十萬人口進入羅馬帝國,這項任務可不是輕易就能完成的。
萬一這些人在中途鬧事,也不是輕易就能收拾的。
所以張遼在接到命令之后,決定分批押送,每批四萬人,分別是一萬薩爾馬提亞人、一萬斯拉夫人、一萬哥特人和一萬北歐那邊的人。
四萬人分屬四個不同陣營,就算他們想鬧事,短時間也不可能達成一致,這樣就能確保押送過程中不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