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有什么選擇?
如果他們只是部落中的一個普通,他們可以熱血,可以不顧一切和張遼拼命,但是作為首領,他們不能沖動。
他們做出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決定了十幾萬哥特人未來的命運。
張遼趕緊抬手,要是再慢一點,他身后的騎兵沖出去,想要阻止都難了。
“好!既然你們愿意投降,那就所有人放下武器,配合我們清點人口,登記造冊!”
兩名哥特人首領發出一聲嘆息,將手里的武器丟到地上,他們身后的騎兵見狀,也只能跟著一起把武器丟掉,乖乖接受投降的命運。
張遼心中高興,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趕緊下令讓士兵將哥特人全都集中到一起,讓呂蒙把三名貴族帶來的士兵集中到一起。
三名貴族死了,他們帶來的軍隊也就沒了主心骨,除了一部分逃跑之外,剩下的全都選擇了投降。
兩個時辰之后,人數已經清點出來了。
哥特人原本有五萬多騎兵,但是經過幾天的戰斗之后,如今就只剩下四萬余人,死亡人數超過一萬。
這個數字聽起來嚇人,但是對比薩爾馬提亞人和斯拉夫人的損失,他們這樣的戰損還是可以接受的。
三名羅馬帝國帶來的五萬士兵,有一萬多跑了,幾天戰斗下來死了不到一萬人,再加上剛才陸越和呂蒙的沖擊,又死了數千人,如今就只剩下兩萬多人。
如今張遼也只是完成了人數清點,卻沒有進一步的舉動,因為他是軍部部長,只負責戰斗和維持穩定,剩下的事情不歸他管,他也不應該插手。
所以張遼決定讓陸越帶領雅隆騎兵留下來,一方面是震懾哥特人,讓他們不要生出別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看押三名貴族帶來的軍隊。
至于張遼和呂蒙,還要繼續北上,穿過芬蘭,進入瑞典區域,將那三名貴族建立的王國徹底滅掉,把北歐也納入到統治范圍之內。
因為三名貴族已經死了,他們帶出來的五萬大軍只有一萬多人逃了出去,所以他們建立的王國已經完全沒有了反抗的能力,張遼和呂蒙帶著兩萬騎兵抵達的時候,這個王國已經陷入混亂了。
戰斗還沒開始,他們就先亂起來了,張遼對此也很是無語。
既然這個王國已經亂起來了,那干脆就快刀斬亂麻。
張遼和呂蒙帶兵沖進去,以強硬的手段進行鎮壓,這才穩住了局面,沒有人敢跳出來鬧事了。
局勢穩定下來之后,張遼下令將三名貴族的家人以及兩年前就被殺死的那四名貴族的家人都找出來,當眾處死。
這七名貴族早就在陸川的必殺名單上了,連帶著他們的家人也要死,要不然留著遲早是個禍害。
至于他們的家人是否無辜?
在他們享受各種不義之財,享受貴族帶來的各種特權的時候,他們就應該想到了可能會有這樣的結局。
隨著這些貴族家人的死亡,羅馬帝國貴族在這里建立的統治徹底消亡,張遼開始代表大陸王朝在這里初步建立統治。
在張遼穩定局面的時候,他也抓緊時間寫了一份戰報,把這里的情況進行匯報,必須要讓陸川知道他在這里做了什么。
同時張遼還給荀彧寫信,讓荀彧抓緊時間派官員在東歐和北歐建立統治。
東歐和北歐人煙稀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只要建立四座城市就可以了。
又考慮到三名羅馬帝國貴族已經在這里建立了王國,還建立了城市,所以在北歐建立統治會相對簡單一些,但是東歐那邊可能就要多花費一些心思了,因為真的要從零開始。
而且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和哥特人都是剛剛投降的,心里肯定會有不服,想要在這里建立統治也存在了很大的難度。
其實張遼也想給陸川提出建議,將薩爾馬提亞人、斯拉夫人和哥特人全都遷移到羅馬帝國,然后從羅馬帝國遷移一部分人在東歐和北歐建立城市,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但是想到自己的身份,張遼還是決定不要提建議了。
他考慮得再全面,難道還能比陸川更周全嗎?
作為軍部部長,他只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不用插手,更不能隨意表達意見。
就算真的要提出意見,也應該讓荀彧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