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劉璋現在已經有點坐立不安的意思了。
陸川稱帝的消息已經傳到了益州,這讓身為漢室宗親的劉璋進退兩難。
劉協已經將皇位禪讓給了陸川,那么大漢的國祚就此斷絕了,但是劉璋作為漢室宗親,心里還是有那么一些想法想要在益州延續漢室國祚的。
畢竟當初他爹之所以要來益州,就是因為有人說益州有天子氣,劉焉生出了不臣之心,進入益州也做了很多逾矩的事情。
劉焉雖然早就死了,但劉焉的所作所為還是對劉璋以及益州士族豪強產生了一些影響,所以當他們知道天子禪讓之后,第一個想法就是擁立劉璋登基,延續大漢國祚,只要他們能擋住陸川的進攻,那他們都是從龍之功!
可是想到陸川的實力,想到陸川在漢中安排的五萬精兵,劉璋還有益州這些士族豪強就開始頭疼了。
當然,也有人主張要趁著陸川忙著登基的機會出兵把漢中打回來,以漢中為門戶抵擋陸川的進攻,然后他們在益州擁立劉璋,但還是被保守派給拒絕了。
保守派不是不想讓劉璋稱帝,而是打算觀察一下,看看他們能不能擋住陸川的進攻。
如果能擋住,那么一切都好說,擁立劉璋就完了;
如果擋不住,那什么都不用說了,直接投降吧。
所以陸川剛剛登基,就得到消息,說劉璋不老實,已經派出士兵北上,有意進攻漢中。
但劉璋終歸是個沒本事、沒決斷的人,面對陸川帶來的壓力,他遲遲不能做出決斷,所以益州的士兵僅僅只是北上,卻一直沒有攻打漢中。
如今陸川都要出兵了,劉璋還在糾結,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房間里轉來轉去,始終下不了決心。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法正來了。
法正也是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在劉備入蜀之后,和諸葛亮同為肱股之臣,從這就能看出來法正確實是有大本事的。
“孝直你來得正好,你快來給我出個主意,我到底該怎么辦?好多人都勸我盡快把漢中奪回來,可我又擔心陸川太過厲害,我們不是對手。”
法正說道:“主公勿憂,我正是為了這件事而來。”
“是嗎?那你快說說。”
“主公,我以為陸川勢大,大漢一十三州,其中一十二州都已經落到他手里了,而且還得到了天子禪讓,建立了大陸王朝,屯兵百萬,兵強馬壯,謀士如云、猛將如雨,而主公只有益州一州之地,麾下謀士將領比之陸川也遠遠不如,若是主公和陸川為敵,只怕堅持不了多久啊。”
“你也是這么想的?”
劉璋連連點頭,“我也是這樣的想法,那陸川太厲害了,就連曹操、劉備還有呂布都不是他的對手,如今他還從天子那里接過了皇位,而我……唉!”
“那主公還猶豫什么?趁著陸川還沒有發兵,早早做出決斷。我聽說孫策戰死之后,孫權主動投降,如今已經獲封吳侯;
馬騰在馬超戰死之后,主動投降,如今已經是涼州政部部長,雖然不及州牧那般厲害,但也是地方要員,甚至還能把女兒嫁給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