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讓趙禎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了,多少的,還是有點嫉妒起來。
至于城東自己還會去研究一些什么東西,這個時候是不能告訴趙禎的。這個皇帝什么都好,就是怕他眼紅,趙禎一眼紅就想插手入股,并且還不掏錢那種。
“也沒什么了,臣正在想。不過城東吧到處都在用錢,臣那點家底不夠折騰的,陛下若是有心,您可以試著投點錢入股啊。”
以退為進,孫星云知道趙禎的心思,干脆先發制人的說出來。要在城東干什么不能告訴你,你若是有興趣的話,就投錢入股。
果然趙禎一聽:“算了,你弄得這些小玩意兒朕沒興趣。皇子的課業別荒廢了,朕聽說你最近在教授他們珠算,這些不過是旁枝末節,朕想讓他們學的是治國之道。”
隋唐統治者在國子監設算學館,置算學博士、助教指導學生學習。唐李淳風等奉敕于顯慶元年為《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綴術》、《張丘建算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等十部算經作注,作為算學館教材,這就是著名的《算經十書》,該書是中國古代數學奠基時期的總結。
唐中葉至宋元中國數學達到高潮,到了大宋朝,因為商品經濟的繁榮。《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名畫,如果你仔細的觀察,會發現畫中有一家藥鋪,藥鋪的柜臺上放著我們都見過的算盤。這說明北宋時期算盤已經被商家作為計算工具開始使用了。
但這些對于帝王來說都不重要,皇子們該學的是治國之道。珠算學不過是旁枝末節,偶爾的學一學便可,犯不著作為教學重點。
\"陛下,這珠算正是治國之道啊。世間萬物哪一樣離得開珠算,治國也是一樣。治國之道無非就是禮賢臣遠小人,輕徭薄賦、嚴肅將士。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命,百姓安居,四海無戰事,君王仁孝、臣子效忠。而珠算浩瀚如海,臣也不過是窺伺冰山一角,學好了珠算,方可手握四海星辰,權掌日月乾坤。其機括之技巧,興農之科技。遠洋之航海、兵器之犀利,皆離不開珠算。\"
“那你是賢臣還是小人?”趙禎問。
這個問題...孫星云想了想:“臣是賢臣、也是小人。”
“何解?”
“臣對陛下是忠,其實也算不得忠,臣對陛下是義氣!義氣為先,豪氣干云。但臣又有些小心眼,無容人之雅量,比如那些百官,誰要是惹了臣,臣會整死他,而且是當場整死那種。”
這廝...臭不要臉的敗家子,趙禎忍不住冷笑了起來:“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滾吧。”
滾就滾,真當這皇宮什么好地方不成。孫星云施了一禮:“臣還要去斗蛐蛐兒,臣告退。”
“等等!”趙禎急了:“帶朕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