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衙門,都在躲著孫星云。就算你有通天本事,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皇宮進不去,開封府大門緊閉。孫星云有些無奈了,狗腿子大牛問道:“小公爺,要不咱們去皇城司看看?”
“不必了,”孫星云嘆了口氣:“既然大家都躲著我,皇城司估計也閉了門。”
石頭問道:“小公爺,他們這是為什么啊,官家為什么不讓您入宮。這人燒了咱們的房子,差點害死小衙內,官家為什么不向著咱。難道是說,這人是官家的寵妃,官家想護著她?”
孫星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誰會對自己這么狠。按道理說,沒有人會冒著這么大風險來對付自己。
孫星云沒有智障,也沒有石樂志。他沒有想到會是楊思臣和楊懷德叔侄二人的身上,是因為自己答應給他們十萬兩銀子了,他們沒道理再來尋仇。
而且,兇手很明顯這是賭上了身家性命要置自己與死地。誰都知道這個東京城自己不好惹,這人好有恃無恐,要命的是趙禎還死命袒護他。難道真如石頭所,是趙禎的某個嬪妃?
孫星云在腦海飛速的思考著,不行,必須進宮討個說法:“鐵錘,去敲登聞鼓!”
狗腿子面面相覷,石頭上前怯生生的道:“小公爺,鐵錘在家養傷呢。”
“石頭,你個王八蛋,去敲登聞鼓!”
石頭:“...”
登聞鼓院,于闕門懸登聞鼓,宋初,立登聞鼓于闕門之前,置鼓司,先以宦官,后以朝臣主管。景德四年始改稱登聞鼓院,隸司諫、正,掌接受文武官員及士民章奏表疏。
凡建議有關朝廷政事、軍事機密、公私利害等事,或請求恩賞,申述冤枉,貢獻奇異術等,皆可敲之。
登聞鼓:宋朝時期老百姓向皇帝上訪的“綠色通道”。當老百姓前來敲鼓后,登聞鼓院的官員就會出來接待老百姓,并將他們帶到皇帝面前。
大宋朝億兆子民,按道理說屁大的事都可以敲鼓驚動皇帝,那皇帝一天到晚不用敢別的了。為此有許多官員建議設上門檻。比如有什么訴狀可以先上登聞鼓院備案,由文官對老百姓的陳詞進行審核,再酌情選一部分送到皇帝面前,以減輕皇帝的壓力。
諫官范諷表示反對,他說:“非上覽決可否,則誰肯向陛下親者?”是啊,老百姓來敲擊登聞鼓,本來就是想直達圣聽。假如在中間人為地設置一道關卡,誰還愿意來呢?
基于這個原因,趙禎否決了官員提出的這個建議,繼續鼓勵老百姓敲擊登聞鼓。就連被視為昏君的宋徽宗趙佶,都降旨鼓勵臣民進:“中外臣僚士庶并許實封直,投于登聞檢院、通進司,朕當親覽悉行施用。”
因此,有宋一代,老百姓敲打登聞鼓的渠道基本是暢通無阻的。不過就因為這面大鼓,還鬧出不少奇聞異事。
太祖時期,舉子徐士廉在會試中落榜,隨即敲打登聞鼓,控告擔任主考官的翰林學士李昉徇私舞弊,“用情取舍“。宋太祖趙匡胤聞大怒,依從徐士廉的建議,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195人和已錄取的36人,在講武殿進行復試,趙匡胤親自擔任主考官。結果,有127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有10人落選。考試的結果張榜公布后,朝野大嘩。李仿受到降職的處理。
太宗時期,一個膽子大的百姓去了登聞鼓院,拿著鼓槌叮咣二五的就敲了一陣。
趙匡義居然也親自接見了這名百姓,問其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百姓丟了一頭豬,那頭豬大概是他家智慧與勇氣的象征,反正他大著膽子見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