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孫星云太平日子過久了,不免有些無聊了。他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離開京城離開大宋,去一個世外桃源生活倒也不錯。
開封府,府尹包拯其實是不怎么辦案的。開封府平日有推官啥的斷案,包拯更多的時候是,參與朝中國事。
此時四海升平,民泰安居。況且又是天子腳下,開封府近日并無大案。難得清閑,一杯清茶,一本書,包拯在研究臺諫。
臺諫,臺官與諫官之合稱。唐時,臺官與諫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與監察御史掌糾彈,通稱為臺官,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掌規諫,通稱諫官,合稱臺諫。清代統歸于都察院,職權不再分別,雖亦統稱臺諫,與宋之臺諫性質有所不同。
唐宋時以專司糾彈的御史為臺官,以職掌建的給事中、諫議大夫等為諫官。兩者雖各有所司,而職責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稱之。
說白了,就是大噴子。逮誰噴誰,看誰不服就噴。包括皇帝,而且皇帝還是主要攻擊對象。
不得不說,大宋朝真是文人的天堂。首先,太祖有遺詔士大夫共治天下,無殺文臣之先例。
若是哪個皇帝殺了文臣,必然為千夫所指。甚至發生書生鬧事,文官罷政都有可能。
大宋朝文人為什么如此囂張,一方面宋朝重文輕武有關。還有就是文人的待遇空前,皇帝對他們也是懼怕三分。
為避免惹天下人口實,哪個皇帝也不想背上一個昏君的名聲遺臭萬年。要知道這幫子文人沒有什么事干不出來的,許多本來可以流芳千古的歷史名人都被他們黑的體無完膚結果遺臭萬年。
殺又不能殺,只能貶。貶到偏遠地方任職,你以為他們就怕了么,他們巴不得被貶官。
大宋朝的文官待遇超級優待,有高額的薪水待遇,甚至還有養老金。
問題就出在這兒,按照太祖太宗留下來的規定。因獲罪的官員可貶黜可流放,但是薪資待遇不變。
也就是說,只要是你因為諫的原因你被擼了官,哪怕被削職為民。你的俸祿還是不變的,每個月朝廷還得按照你以前的待遇發給你工資。
是以宋朝的文官個個囂張,同樣也造就了大批的歷史名人。尤其以仁宗趙禎一朝,名臣輩出。
如今包拯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也就是加入了大噴子的行列,一不合就開噴,吐沫星子都噴到趙禎臉上的主兒。
這也是為什么趙禎在皇宮蓋房子不去動用國庫,后宮嬪妃開支也不去動用國庫的原因。
他是皇帝,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國庫用度自然是皇帝說了算,可他就是不想面對這些官。
國庫的錢你隨便花,你是皇帝,只要你愿意。可你花了我就彈劾你,罪名都莫須有。說你奢靡,說你耗費國庫。
換成別的皇帝他們不在乎,可趙禎在乎。因為他是仁宗,仁厚寬容是趙禎的個性使然。
所以孫星云找趙禎合伙做生意,向來都是一拍即合。可惜趙禎有一樣毛病,就是摳索。看敗家子大賺特賺他就眼紅,于是矛盾就出來了。
可孫星云沒有辦法,明知道趙禎喜歡獅子大開口,可這棵大樹還是得抱緊了。靠著皇帝做生意,才能一路順風順水。
兩個差役慌慌張張,一路小跑回來,二人一臉驚恐:“包府尹,大事不好啦!”
小公爺,大事不好啦!陛下,大事不好啦!呂相公,大事不好啦……
沒有人喜歡下人說這句話,當下人跟你說大事不好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有大事發生。
包拯一驚:“何事驚慌?”
“回府尹的話,是、是孫府那個駙馬爺,光天化日之下,在界身巷將一個捏面人師傅綁進了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