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中有這么一句話:“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個\"束脩\"就是十條臘肉,總的意思是,送我十條臘肉或咸豬肉,你就是我孔老夫子的學生了。
學生給恩師送禮,是送束脩。而穆青束脩買了十條,這是表達對孫星云的尊敬。
到了孫府,穆青恭恭敬敬的將束脩雙手敬上:“恩師近來身體可還康健?”
搞不好穆青這恩師年紀比他還小,孫星云有些尷尬,但這是禮數,他只好擺了擺手:“好好好,為師吃的好睡得好。穆青啊,在家里別來這些繁文縟節,今兒來就是一起吃個家常便飯。”
石頭過去將束脩接過,穆青這才恭恭敬敬坐了下來。然后上菜,菜品倒是很簡單,正如孫星云所說的都是家常便飯。
可是有一道菜端上來的時候,著實震驚了穆青,一盤炸的嘎嘣脆的蝗蟲。
恩師居然敢吃蝗蟲,穆青大驚。孫星云卻示意:“嘗嘗,炸螞蚱。”
誰敢吃炸螞蚱,可恩師的話不敢不從,孫星云先夾了一只自己吃了。穆青猶豫了一下,也夾起一只螞蚱塞進了嘴里。
他不敢咀嚼,生生的咽了下去。這玩意兒太恐怖了,不止長相可怖,更是蝗神子孫。
“嚼啊,不嚼你嘗出什么味道了,吃!”孫星云又吩咐。
若是換成別人,殺了穆青他也不會吃螞蚱。可因為對孫星云崇敬異常,穆青二話不說這次夾起幾只螞蚱嚼了起來。
還別說,這一嚼居然覺得香脆可口,味道著實不錯。
“知道為師為什么讓你吃螞蚱么?”孫星云自己也吃了一只問道。
穆青搖了搖頭,放下筷子道:“學生魯鈍。”
“吃螞蚱可明智,上次科考,我是把幾只螞蚱剁碎了放入你的飲食之中,你這才考中了狀元。”
穆青一驚:“恩師、恩師的意思是說,學生以前就吃過這個?”
孫星云點了點頭:“是啊,世人皆以為蝗蟲不可食。笑話,那是因為知道能吃的人都已做了人上人。這蝗蟲不但可食,還可清心明智,使人聰明智慧。來來來,吃,多吃一點。若是旁人問起,你便說你考中狀元就是因為為師給你吃了螞蚱。”
狀元爺是因為吃了螞蚱才中了頭名,此事在東京城大街小巷迅速傳開。開始還有人持有懷疑態度,可隨著一些酒館,比如樊樓率先推出油炸螞蚱。
緊接著夜市不甘其后,烤螞蚱,炸螞蚱孜然螞蚱輪番上演。人們的味蕾被刺激起來了,許多人認為孩子吃了可以便聰明。于是逛夜市的時候,經常看到某個小孩子手里拿著一串油炸螞蚱吃的津津有味。
朝廷貼出告示收購螞蚱,可是收效甚微,根本沒人來賣。
因為市面上螞蚱收購比朝廷出的價高多了,全民總動員。城郊,到處可見手里拿著網子捕螞蚱的百姓。
一時之間,差點泛濫成災的蝗蟲,竟然被捕捉的岌岌可危起來。
這些,可都是上好的美食啊。還有著,各種神奇的功效。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