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輸注生理鹽水500ml,維持收縮壓大于90mmhg。”
“輸注四單位o型陰性紅細胞,補充凝血因子。”
“輸注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十單位靜推冷沉淀。”
隨著一個個有條不紊的命令發布出去,一眾護士和助手們立刻執行起來。
羅一刀利用止血紗覆蓋在方知硯遞出去的明膠海綿表面,同時通過腦壓板垂直施壓,進行緊急壓迫止血。
“微型動脈瘤夾。”
方知硯喊了一聲,器械護士快速將東西放在他手上。
羅一刀的壓迫止血暫時緩解了情況,但想要救下病人,還得進行精準的血管控制。
這一步,至關重要。
羅一刀有些擔憂,雖說方知硯對于其他的手術都很擅長。
可這種救命的關鍵時刻,他對腦科手術也很擅長嗎?
數秒后,擔憂的目光逐漸轉為震撼。
方知硯手持微型動脈瘤夾,竟然在沒有顯微的情況下,直接伸出來手。
不是?
羅一刀瞪大眼睛。
但緊接著,血管破口好像就被動脈瘤夾給夾閉了。
啊?
羅一刀甚至還沒反應過來呢,方知硯的手已經收回來,對準了下一個血管破口。
我老花了?
所以才看不見?
現在年輕人都不用顯微操作啦?
羅一刀極其的震撼。
但方知硯動作不停。
他再度抬手,又通過雙極電凝來電凝出血點,速度之快,距離之精準,讓羅一刀說不出話來。
短短五十幾秒,方知硯硬是在沒有顯微的情況下,將破裂的動脈口全部給閉合了。
這種速度,這種精準度,簡直夸張到無法用語來描述。
還不等他反應,方知硯繼續出手,取顳肌片通過5-0線縫合固定在靜脈竇撕裂破口上,而后通過無損傷血管針將裂口縫合。
至于深部的血管出血,方知硯只能通過可吸收止血微球注入,再清除血腫,暴露深部血管。
短短三分鐘不到的時間,病人的出血明顯被控制住。
望著眼前這一幕,羅一刀已經被驚得頭皮發麻了。
這小子。
好吧。
誰讓這小子是方知硯呢?
好像,其實,或許,也不是那么震撼。
畢竟震撼著,就習慣了,麻木了,有種索然無趣的感覺。
大出血被止住,最關鍵的步驟完成。
方知硯也松了口氣。
接下來,便是大量溫生理鹽水和抗生素溶液沖洗術野。
清除異物殘留。
修補硬腦膜,骨瓣還納,分層縫合頭皮,留置引流管。
整個手術,宣告結束。
器械護士抬頭看了一眼時間,眼中露出一絲茫然。
兩個半小時?
啊?
正常這類手術,怎么都要五個小時起步吧。
方醫生直接將時間縮短了一半還不止,這也太夸張了。
“把病人送去dsa室,做一個血管造影,排查遲發性假性動脈或者動靜脈瘺。”
“使用萬古霉素和美羅培南升級抗感染。”
方知硯叮囑了幾句,這才是緩緩下臺。
手術室外,家屬也得到消息,匆匆趕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