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大唐皇家運輸集團已開通了公共馬車線路,沿途客棧驛站設施齊全,前往遼東的成本尚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走,去遼東!
這已然成為各地商人們口中最熱門的話題。
……
陛下親征高句麗大捷,遼東道正式設立。
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借由飛鴿與各路報紙,在短短數日內便傳遍了河北、河南乃至關中腹地。
商賈們如過江之鯽般涌向遼東,這自不必說。
就連許多看似與此無關的人,也紛紛踏上了前往遼東城的旅途。
“師父,這兩日咱們打聽到的事,可比報紙上寫的精彩多了。這大唐滅高句麗之戰,真是波瀾壯闊啊。”
遼東城內某家酒樓,郭得剛與郭云鶴師徒二人臨窗而坐,一邊享用著佳肴,一邊欣賞著街市的繁華景象。
作為五合居和味之精的王牌說書先生,郭得剛師徒在長安說書界已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
近年來,隨著聲名日隆,他們已無需日日登臺,只在特殊日子或有了絕佳新段子時,方才獻藝一場。
此舉非但未損及他們的名氣,反而在無形中更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連帶著五合居和味之精的生意,也常因他們的出場而愈發火爆。
正因如此,他們愈發珍視自己的聲譽,不愿再講些索然無味的老套故事。
然而,長安城雖大,要日日尋得新奇有趣的故事,卻也并非易事。
當李世民大軍在遼東告捷的消息,通過《大唐日報》等報刊逐漸傳開時,郭得剛敏銳地嗅到了一個絕佳的機遇。
他決定親赴遼東,搜集第一手的新鮮素材。
將大唐東征的種種事跡加以整理潤色,不僅能滿足自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說書需求,更能借此機會著書立說。
郭得剛甚至連書名都已構思妥當,便喚作《遼東從陛下御駕親征開始》。
至于此番遠行是否會影響五合居的生意,他已顧不得那么多了。
“確實如此。如今看來,陛下親率的大軍在遼東戰功赫赫,而燕王殿下這位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其功績亦是毫不遜色。”
“尤其他在平壤一帶的行動,更是充滿了奇謀與魅力,極具傳奇色彩,能給我們說書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只是可惜,至今為止,我們只能向尋常士卒打探些消息,若能與那些親率大軍的將領們交談一番,那便再好不過了。”
郭得剛對此次遼東之行寄予厚望,而這幾日的見聞也令他頗為滿意。
“師父,以您在長安城的威望,軍中但凡從長安來的將領,想必都聽過您的大名。不如我們尋一處遼東城里最負盛名的酒樓,每日午后在那里設場說書。”
“借此機會,或許能結識一些遼東的新貴,或是碰上熟人,為我們的新書增添更多鮮活的素材。”
郭云鶴在長安也積攢了些人脈,而入行更早的郭得剛,自然也有自己的老聽客。
這些交情雖不深厚,若求人辦大事多半指望不上,但若只是想打聽些戰地故事,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