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攤開雙手,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
“他太年輕了,勝利來得太容易,讓他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他想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在我們前面研發出真正的四代機來。”
“于是他啟動了這個瘋狂的項目,為此不惜抽空了整個國家的航空人才。”
“結果會是什么?結果就是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花掉天文數字的資源和時間,最終只能得到一架或者幾架無法量產,也毫無實戰意義的所謂驗證機。”
“而他們原本成熟的三代機生產線,卻會被嚴重耽誤!”
聽完哈羅德的這番解釋,整個會議室里壓抑的氣氛頓時一掃而空。
原來如此。
完美的戰略陽謀。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
它符合所有人對科學發展規律的認知,也符合他們對自己技術體系優勢的自信。
“這么說,他們正在搞的……”貝爾納問。
“最多,我猜,是一架經過大幅度升級的三代半戰斗機。”
哈羅德給出了一個讓大家都放心的答案:
“更換了更好的雷達,或許用了部分新的復合材料,為了集成這些不同的技術,所以需要召集那么多研究所的人手。這很正常。”
施密特松了一口氣:“三代半而已,在我們的技術聯盟面前,構不成顛覆性的威脅。”
克萊夫爵士也微微點頭,放下了心。
特納一不發,他只是把這份情報夾回了文件夾里。
作為情報頭子,他只負責提供事實,不參與這種戰略推測。
但他心里總覺得,這件事沒那么簡單。
那個叫余宏的年輕人,從來不是一個可以按常理推斷的人。
會議結束了。
歐洲的盟友們帶著放松下來的心情,談笑風生地離開了。
整個會議室里,只剩下哈羅德一個人。
他走到那幅世界地圖前,取下了代表351廠的那枚圖釘。
那個營造給盟友看的,自信滿滿的國防部長消失了。
現在則是一張陰沉得幾乎要滴出水的臉。
他的心臟在劇烈跳動,背后的襯衫甚至被冷汗浸濕了一片。
陽謀?
是的,那些全都是他說給自己聽的,是說給盟友們聽的,是用來穩住軍心的。
但他的內心最深處,卻有個聲音在瘋狂地吶喊。
別人可以不信,他哈羅德不能不信!
他是全世界,和余宏交手次數最多,輸得最慘的人!
從gps干擾,到那難以防御的劫持戰,再到駱駝國那根本無法理解的戰場單向透明。
每一次,他和他引以為傲的技術體系,都被對方用超越時代,碾壓常識的方式擊敗。
那不是一個按套路出牌的選手,那是一個直接掀翻棋盤的瘋子。
如果……
一個讓他自己都戰栗不已的念頭,無法抑制地從他內心深處冒了出來。
如果我的陽謀……根本沒騙到他呢?
如果他早就看穿了一切,但他根本不在乎呢?
如果他真的就順著這個自己丟出去的陷阱,徒手把那個空中樓閣給蓋起來了呢?
他想象著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