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此而已。
大漢的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變化。
如今的大漢之中,張角依舊是在宣揚自已的太平道,而他則是得到了不少喜人的成果——因為天子都對他表示過惋惜和挽留,所以地方上的一部分劉氏宗室對他的態度也是十分恭敬。
張角沒有拿出自已是“陳氏子弟”的身份,只是默默的做著自已該做的事情,想要完成自已心中的大愿。
而在他宣揚著太平道的時候,苦禪大師也沒有閑著,同樣是宣揚起來佛教的各種思想與文化。
一時之間,太平道與佛教這兩種宗教成為了大漢黔首們的兩種選擇之一,大部分的黔首都會信奉這二者之一,少部分黔首則是一個都不信任。
除卻一心想要讀書,進入到朝堂、或者說看出來了此時天下風云際會,正要大亂而爭的那些頂級謀士們,其他的人都成為了虔誠的信客。
而那些頂尖的謀士以及想要進入到朝堂的學子們,則是繼續學習實用學、政治學、以及儒家的幾種思想。
最開始的時候,大漢長安學宮的為官考核只有三個核心的科目,可是慢慢的,三個核心科目就變成了四個。
其中,儒家與實用家各分其二。
儒家思想為了能夠和實用學、政治學相抗衡,將自已的身軀微微一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融合了諸多其他學說的思想。
也正是因為陳氏的出現,所以儒家和原本歷史中的董仲舒儒家才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在歷史中的這個時候,因為原本版本中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的緣故,所以儒家根本沒有對手,到了東漢的時候,儒家是已經較為“頭鐵”的封建頑固了。
不少糟粕的思想不斷的發展纏繞在儒家的身上,讓儒家成為了另外一個儒家。
而如今,有了競爭之后,儒家的那群書生自然是不敢這么做了。
在佛道的爭執之下,遠在蜀中的“張魯”也開始創建起來自已的道派了,他的道派則是被稱之為“五斗米教”,因為想要入教需要先交上來五斗米而被命名。
但因為張角先得到了天子認可的緣故,所以張魯的教派暫時不能夠流傳開來。
...........
建寧二十年。
水鏡別院之中
劉備、曹操老老實實的坐在院子中,臉上沒有了從前的喧鬧與快意,只剩下些許的心虛。
不過片刻的功夫,一個人影走了過來,正是陳元。
他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劉備與曹操,輕哼一聲:“哼,這會知道老實了?”
劉備與曹操只是低著頭,不敢說話。
而陳元只是長長的嘆了口氣:“你們來此處已經多年了,是時候該回去了。”
他從袖子中拿出一封信,一封來自曹嵩以及天子的信,分別交給了劉備以及曹操:“這是你們長輩的信件。”
他看著二人,最后說道:“為師不過是山野一閑人而已,但你們的日后卻一定是光明璀璨的,必定走上政途。”
“出了此院,不許你們再說是我的弟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