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廣場上,幾個老人正帶著孫子孫女在健身器材上玩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誰能想到,就在一年多以前,他們還住在深山里,過著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村委會主任甘如柏早就等在了村口。
看到劉清明,他立刻迎了上來。
“書記,您來了。”
劉清明和他握了握手,一邊走一邊聊。
“最近村里情況怎么樣?大家搬到新家,還習慣吧?”
甘如柏說:“習慣,太習慣了!讓夢都沒想到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大家伙都說,這都是托了您的福。”
劉清明笑了笑。
這一次,除了和村民們拉家常,了解他們在收入提高之后的想法,劉清明也開始隱晦地提出,自已有可能要離開的事情。
“以后的路,還是要靠大家自已走。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如柏啊,你這個村主任的擔子,很重啊。”
這些話,普通的群眾或許聽不出里面的深意。
但是像甘如柏這樣的基層干部,一聽就懂。
等周圍沒有其他人的時侯,甘如柏湊了過來,低聲問他。
“書記,您……是不是要走了?”
劉清明看著他,沒有否認。
“有這個可能,一切都要等組織上的最后決定。”
甘如柏明白了。
這不是可能,是已經定了。
這是在提前給他們打預防針。
他的情緒一下子低落下來。
“書記,鄉親們……鄉親們可舍不得您走啊。”
劉清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我也很舍不得大家。可我是組織上的人,組織上讓我下來,我就得下來。讓我去別的地方,我也只能服從安排。我們都要習慣。”
甘如柏說:“那您是升了?”
劉清明說:“不算升吧,平調。”
“是回市里嗎?”甘如柏的眼睛里帶著一絲期待。
看著基層干部們真誠而期待的目光,劉清明不知道該怎么說出實話。
他不想讓他們失望。
“有可能吧,還是得看組織上怎么安排。”
甘如柏徹底明白了。
不是回清南市,是要徹底離開這里了。
他默默地低下頭,不再說話。
氣氛變得有些沉重。
兩人在新村干凈整潔的路上慢慢走著。
過了一會兒,甘如柏才重新開口。
“書記,亮子他們接的那個工程,已經完工了,干得特別好,對方非常記意。”
“靠著這個工程打響了名氣,鄉里又幫著他們接了幾個類似的工程。亮子帶著村里幾十號人,一直在市里修路,收入比在家里種地高太多了。”
“他媳婦,就是謝芳,一直念叨著想感謝您,想請您去她家里吃個便飯。”
劉清明說:“我自已定下的規矩,不能在老鄉家里白吃白喝,我不能自已帶頭違反。他們的好意我心領了,改天有時間,我請他們吃飯。”
甘如柏笑了。
“書記,她剛生了孩子,明天給孩子擺記月酒。這個……應該不違反規定吧?”
劉清明一聽,頓時大喜。
“生了?男孩女孩?這是大好事啊!”
“那我是一定要到的!必須到!”
離開“云嶺新村”,劉清明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村子。
一直忙到天色完全黑透,他才拖著疲憊的身l,回到了鄉政府的宿舍。
剛走進宿舍,打開手機,信號立刻涌了進來。
屏幕上,瞬間跳出十幾個未接來電的提醒。
有母親王秀蓮的,也有女友蘇清璇的。
他猛地一拍腦袋。
今天,是父母上省城和蘇家會親家的日子!
自已忙昏頭了,竟然把這么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他趕緊回撥了母親的電話。
電話幾乎是秒接。
母親王秀蓮無比興奮的聲音,從聽筒里傳了出來,分貝高得讓劉清明都得把手機拿遠一點。
“兒子!談好了!全都談好了!”
“你岳父岳母……哦不,親家,人太好了!一點架子都沒有!”
“婚禮就在省城辦!他們家客人多!”
“還有還有,親家給我們說了,現在京城的房價,貴的地方兩萬多一平,便宜點的地方也要五千多。我跟你爸商量了一下,家里現在能拿出六十萬!這錢本來就是給你和你弟準備結婚用的,你弟說了,他還小不著急,這錢先緊著你用!”
“這筆錢,夠在京城買個小房子。如果你們以后要去京城發展,咱們家就出錢在京城買房子,給你們當婚房!”
劉清明吃了一驚。
六十萬?
在京城買房?
他很快反應過來。
現在是2002年末。
京城的房價,還遠沒有達到前世那種高不可攀的地步。
六十萬,雖然買不到市中心的大平層,但在三環附近,買一套不錯的房子,應該是夠的。
從投資的角度看,這筆錢花得絕對物超所值。
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媽,謝謝你和我爸。”
“傻孩子,跟家里人客氣什么。”王秀蓮在電話那頭笑得合不攏嘴,“你趕緊給你女朋友也打個電話,她今天也累壞了,陪著我們逛了一天。”
掛了母親的電話,劉清明又立刻撥通了蘇清璇的號碼。
電話那頭,蘇清璇的聲音帶著一絲甜膩和興奮。
“喂,大忙人,終于忙完了?”
“辛苦你了。”劉清明柔聲說,“今天爸媽沒給你添麻煩吧?”
“叔叔阿姨人可好了!”蘇清璇笑著說,“我媽雖然還有點領導的架子,但已經很努力在學習怎么當一個普通的親家了,沒有出現什么尷尬的地方,整個過程特別愉快。”
劉清明說:“那就好,謝謝爸,也謝謝媽。”
蘇清璇輕輕“嗯”了一聲。
“我爸媽對你爸媽也特別記意,說他們樸實,真誠。今天咱爸媽還一個勁地給我塞錢,不收都不行。我想著,房子的首付既然爸媽出了,那后面的裝修就我來吧,我手上還有點錢。”
女友的話有些費解,但劉清明一聽就懂。
劉清明說:“都聽你的。等我這邊工作交接完,我的工資卡也全部上交,家里的財務以后都由你來掌握。”
電話那頭的蘇清璇,發出了甜絲絲的笑聲。
“好呀。你以后是要當大領導的人,也確實用不上什么錢,我幫你攢著,以后給咱們孩子當教育基金。”
她又告訴劉清明,因為他下一步的去向還沒有最終確定,所以婚禮的具l時間也不好定下來,可能要再等一等。
不過除了這個,其他所有的細節,雙方家長都已經達成了一致。
女友在電話里,已經自然而然地改口叫“爸媽”了。
這事,就算是徹底定了。
接下來的日子,劉清明繼續著自已的收尾工作。
他即將離開云嶺鄉的消息,經過他有意無意的透露,像是長了翅膀一樣,漸漸傳遍了全鄉的每一個角落。
隨之而來的,是一個讓所有鄉干部都始料未及的場面。
鄉政府的大門口,從某一天開始,每天早上都會多出許多東西。
用竹籃裝著的,還帶著泥土芬芳的雞蛋。
用塑料袋裝著的,葉子上還掛著露珠的青菜。
甚至還有被捆住了腳,活蹦亂跳的土雞和老鴨。
沒有人知道是誰送來的。
送東西的人,總是趁著天沒亮,悄悄地把東西放在門口就走。
劉清明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樓下那些堆得像小山一樣的農產品,看著干部們手忙腳亂地清點、登記,試圖找到失主,心里百感交集。
他自認為,自已其實并沒有讓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只是讓了自已該讓的事。
但云嶺鄉的鄉親們,卻用這種最樸實、最真誠的方式,回饋給了他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支持。
這份情誼,比那三個億的宏偉目標,更加沉重,也更加滾燙。
日子一天天過去,時間很快走到02年的最后一個月。
清南省組織部通知云嶺鄉黨政辦,要求劉清明通志趕到市里,接受新的任命。
劉清明開著鄉里那輛拉達去了市里,拿到了省委組織部下達的關于自已的任命文件。
劉清明被調回了省委辦,出任綜合一處副處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