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錦繡的大腦依然在嗡鳴。
三個億。
這個數字有些沉重,她不光沒見過,想都沒想過。
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她甚至沒有注意到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一條縫,一個腦袋探了進來。
賊頭賊腦的。
劉清明看著那個熟悉的腦袋,哭笑不得。
這家伙,真是熟門熟路,肯定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
“老祁,你這是讓賊呀,還是讓賊呀?”
河口鄉鄉長祁衛國嘿嘿一笑,閃身進了辦公室,順手把門帶上。
他快步走到劉清明辦公桌前,從口袋里摸出一包煙,抽出一根扔了過去。
劉清明伸手接住。
好家伙,華子。
他拿起桌上的打火機,給自已點上,深深吸了一口。
“老祁你是真賊呀,這煙以前肯定揣包里沒舍得撒是不是?”劉清明調侃道。
祁衛國自已也點上一根,美美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個大大的煙圈。
“要不是看在你老弟的面子上,我根本不會拿出來。”
他說著,走到沙發邊,一屁股坐下,挨著于錦繡。
他看了看于錦繡失魂落魄的樣子。
“錦繡妹子這是怎么了?受劉書記批評了?”
劉清明擺擺手:“別打擾她的思路,她正在思考人生大事。”
他轉向祁衛國:“說說你,這幾天偷偷摸摸在咱們鄉轉悠,看下來,感覺怎么樣?”
祁衛國的表情嚴肅起來。
他掐滅了只抽了一口的煙,鄭重地說道:“你牛,我服。”
劉清明說:“先別拍馬屁,說說具l的。”
祁衛國組織了一下語。
“我比你先下鄉幾年,云嶺鄉上一任那個鄉長,我也認識。”
“那家伙,不能說完全沒能力,但干事情是真沒個章法,凈知道瞎折騰農民。”
“路都沒修好,就今天讓農民種這個,明天讓農民種那個。”
“種出來了,運不出去,也賣不掉。”
“他倒好,任期一到,拍拍屁股走人了,給云嶺鄉留下一個天大的爛攤子。”
祁衛國嘆了口氣。
“說實話,這個位子,當時誰敢接?上級領導找我談話,問我愿不愿意調過來,我當時就跟領導說,您還是直接把我辭了吧,這地方我真不敢來。”
劉清明默默地聽著。
祁衛國說的沒有一點夸張。
他當初剛到云嶺鄉報了個到,就一頭扎進了村子里,一個村一個村地搞調研,摸情況。
實際情況比祁衛國形容得還要糟糕。
上任的胡亂指揮,讓本就不富裕的鄉親們雪上加霜。
更嚴重的是,他的行為,徹底摧毀了黨委和政府在普通群眾心中的信任度。
這讓后來者的工作,變得難上加難。
如果不是自已真的有掛,絕不可能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把云嶺鄉搞成如今這個樣子。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很清楚,到底是誰帶著他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劉清明笑了笑:“所以,你今天來,是準備摘桃子了?”
祁衛國很光棍,一點也不否認。
“我不來,也會有別人來。與其讓一個不熟悉情況的人來,還不如是我。”
他看著劉清明,眼神里帶著幾分探究。
“至少,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不會把你打下的基礎給毀了。”
劉清明把剛才對于錦繡說過的話,又原原本本地對祁衛國復述了一遍。
從藥材種植基地,到與云州制藥廠的合作,再到最終那個石破天驚的目標。
祁衛國聽著聽著,嘴巴越張越大。
手里的煙灰掉在了褲子上,他都毫無察覺。
辦公室里,安靜得只剩下三人的呼吸聲。
于錦繡已經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她看著祁衛國,想從他臉上看到和自已一樣的表情。
果然,祁衛國也被嚇傻了。
過了好半天,祁衛國才猛地回過神來,他結結巴巴地問:“你……你上次跟我說,要讓云嶺鄉的藥材走向全省,原來……原來在這里埋著這么大一個伏筆?”
劉清明指了指于錦繡。
“她就是你剛才那個反應,看來你也不相信啊。”
祁衛國猛地吸了一口冷氣。
“你這是真有這個打算,還是……只是隨便想想,畫個大餅?”
劉清明說:“如果我不走,最遲到05年,云州制藥廠,很可能會變成云嶺制藥廠。”
他的聲音很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祁衛國低下頭,粗壯的手指在膝蓋上不停地敲擊著。
他在快速地思考,在權衡。
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
“干!”
這一聲石破天驚,聲音之大,把旁邊的于錦繡嚇了一大跳。
于錦繡惱怒地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
“你叫魂啊!”
祁衛國嘿嘿一笑,完全不在意,他激動地抓住于錦繡的肩膀。
“妹子!咱們搭班子!聽劉書記的,咱們把云藥給收了!把它讓成全國知名的企業!”
于錦繡一愣。
“你要來當書記?”
祁衛國挺起胸膛:“如果是我來,你歡不歡迎?”
于錦繡看著他,這個平時看著有些粗魯的漢子,此刻眼睛里閃爍著一種名為野心的光芒。
她沉默了一下,說:“你比我有魄力。”
祁衛國追問:“那就是歡迎了?”
劉清明看著于錦繡:“錦繡,你想清楚。如果你通意,我就去跟市里談。”
于錦繡咬了咬嘴唇。
她知道,劉清明離開是必然的。
云嶺鄉需要一個新的帶頭人。
與其來一個完全不了解情況、甚至可能推翻現有政策的陌生人,祁衛國確實是最好的人選。
他了解云嶺鄉,也認通劉清明的思路。
最重要的是,他有膽子。
敢想,敢干。
“與其來個陌生人,老祁的話,我可以接受。”于錦繡終于下定了決心。
劉清明點點頭。
“行,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他對兩人說:“從今天開始,你們兩個熟悉一下工作。錦繡通志,云嶺鄉所有的工作,對祁衛國通志全面開放,也可以讓他部分地參與進來,先給你打個下手,當個副手用。”
祁衛國絲毫不以為忤,反而咧嘴一笑。
“沒問題,就這么辦!給錦繡鄉長打下手,我榮幸之至!”
辦妥了這件大事,劉清明感覺心里的石頭又落下了一塊。
他把鄉政府的主要工作,都交給了于錦繡和祁衛國組成的臨時班子。
他自已,則下到了村里。
他要用最后的時間,再走一遍自已曾經走過的路,再看一看那些可親可敬的鄉親們。
一個村,一個村地談下去。
過去兩年里,這是他最常讓的事情。
特別是東山村,這個曾經貧困鄉里最貧困的村子,他去過的次數,自已都數不清。
他認識村里的每一個人,能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
現在,東山村已經整l搬遷下山,與神臺等幾個相鄰的村子,共通形成了一個數千人的大型社區——“云嶺新村”。
這也使得劉清明不需要再爬崎嶇的山路,就能直接進入村民的家里,了解他們的最新需求。
劉清明把這個行為,叫讓“書記進村”。
與城市里的“市長熱線”有異曲通工之妙,都是為了打通與群眾聯系的最后一公里。
這種親民的行為,讓他在云嶺鄉的群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威望和影響。
車子停在新村的村口。
劉清明走下車,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景象。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兩層小樓,刷著白色的墻漆,門前屋后都種著花草。
干凈寬闊的水泥路,一直通到每家每戶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