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貿易目標
相較于用戰爭方式去征服對手,海漢一直都更傾向于從商業領域下手去控制對手的經濟命脈。打仗就是燒錢,如果能夠直接控制對手的經濟,那很多狀況其實都無需再采用武力手段去解決。海漢花費心力組織南海貿易聯盟的目的,一是整合各國各方的共同利益,二來就是為了能夠讓海漢的商業體系名正順地進入這些國家和地區運作。
與軍事手段相比,海漢通過貿易入侵這些國家經濟領域的方式其實更加難以抵御,成熟的經濟金融體系和操作手法比這個時代的平均水準領先了數百年之多,而且這些東西實施推廣的難度其實還要遠遠小于海漢手中掌握的制造業黑科技。其他國家只看到了海漢貿易制度中的嚴謹和便利,卻很難察覺到這些規則套用到自己國內市場之后,所將帶來的長期隱患。
海漢趕在周年慶之前匆匆談定了南海貿易聯盟的大體框架,為的就是要趁著各國到三亞觀禮期間多談一些貿易協定,盡快將海漢的商業和金融體系在南海地區鋪開。海漢執委會相信哪怕是以貿易能力見長的西方同行,在真正進入海漢一手打造的貿易體系之后,恐怕也很難再有足夠的動力來繼續與海漢進行正面較量了。
為此商務部從去年開始就與制造業、農林、運輸等相關行業的主管部門一一協商,籌備今年要準備向外界市場推出的項目和產品。特別是考慮到成立南海貿易聯盟之后,客戶對象會有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差異,相應在供應的貨物種類、等級、數量方面也會對成員國有所傾斜。商務部希望能夠通過待遇上的差別來吸引更多的國家加入到這個由海漢主導的貿易聯盟中,加快貿易聯盟的框架體系在遠東地區的推廣速度。
海運部下屬的港口、航運、造船等部門也都各自準備有向外推介的業務,特別是造船廠的訂單一向都是海漢工業體系外貿收入的大頭之一。僅勝利港造船廠一地,去年全年交付給外部客戶的民用船只就多達四十余艘,總排水量已近萬噸,今年打破這個紀錄估計問題不大,而上限就得看這次慶典期間的洽談結果了。
除了海漢目前向部分軍事盟友限量出售的作戰船只之外,這次海運部還準備了改進型的貨運、客運船只,在裝載能力、航行速度和適航性能方面都較之前的出口型號有所提升,以滿足南海地區日益增加的貿易量對海上運力和轉運效率的需求。而且這些從海漢下屬造船廠定制的船只,今后在海漢所屬的港口停泊補給,也將會因其擁有標準化的船體結構獲得更為便利快捷的維修維護服務。
“我們這次要爭取的目標,就是民船的訂單總量比上年翻一番。”越之云說得興起,站起身來指向海邊的船塢道:“我們去年就準備好的3000噸級干船塢,今年也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事實上海漢在四年前開始建造威嚴級戰艦的時候,所用的船塢就已經是奔著3000噸級的標準去了。不過這船塢也并不是在海邊挖個坑就算完事,相關配套的各種設備和基建設施也十分重要,在建造威嚴級戰艦期間,配套設施基本還是根據實際需求在更新,直到去年空出來一個大的干船塢之后,造船廠才開始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能夠適應建造3000噸級大船的技術要求。
之前的威嚴級排水量尚不足2000噸,一下要將噸位提升一半,在理論方面倒不存在太大問題,海運部也早就設計出了相應的建造方案,不過實際操作起來肯定還是會有諸多問題出現,屆時就需要張天貴這樣經驗豐富的老船匠對其作出應對了。
張天貴雖然早就知道海運部有建造更大船舶的打算,但聽到越之云宣布比較明確的時間之后仍然難掩興奮,出于謹慎他還是追問了一句:“首長,那今年這是打算上軍艦還是民船?”
越之云回過頭來笑了笑道:“這還得看執委會的決定,我個人是主張上民船的,3000噸級的貨船,一艘就差不多可以當現在一整支貨運船隊的運輸能力了。”
目前海漢的海上航運主要還是依靠早年購入的福船、廣船以及自家所建造的探索級民用版帆船。這些船的最大負載能力不過一兩百噸,而且船艙的大小尺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所能運載的貨物種類,裝卸貨物的速度也明顯受限于船艙口的大小。如果將貨船尺寸放大到三千噸級,那么之前的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不管是散貨還是標準貨柜都能更快地完成裝卸。至于運載能力也將輕松突破千噸大關,算下來的確是相當于一整支船隊的運力了。
越之云和孫長彌甚至已經聯合了工業部向執委會提議,將目前往返于安南黑土港與瓊西昌化港的運煤船全部換成大船,以此來提升兩地間煤炭轉運的效率,滿足昌化工業區鋼鐵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后的煤炭需求增長。當然了,有鑒于大型貨運船只的高昂造價和較長的建造期,這種交通工具的更迭換代并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按照他們的計算,就算是勝利港造船廠能夠在今年完成擴大產能的改造工程,一年能建造一到兩艘這種3000噸級左右大船便已經是極限了。至于今后這種產能究竟是放在提升運力上還是用于暴兵,那就要看執委會如何權衡利弊了。
相較于目前一門心思撲在造船上的海運部,負責統籌安排此次國際貿易洽談的商務部可就忙碌多了,施耐德從安不納島回來之后,幾乎就沒怎么停下來歇過,每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左右。最后還是執委會幾個老哥們看他辛苦怕他累到猝死,陶東來、寧崎和顧凱等人也幫他接管了一部分事務,讓他能夠專心于完善貿易協定的細則內容。
能夠打造出一個以海漢為核心和主導的國際貿易組織,對施耐德而是一個長久以來的目標和愿望,事實上從穿越前開始,他的心中就已經有了這么一個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實現的構想。在穿越之后這幾年里他在商貿領域所做的種種努力,或多或少也是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做鋪墊工作。而隨著海漢實力的不斷增強,這個目標從最初的遙不可及,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在安不納島的多國磋商結束之后,施耐德知道自己的愿望已經實現了九成,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將現有的機構和制度進行完善,并利用游戲規則來為海漢自身賺取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