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雙眼中光芒一閃而逝,旋即開口:“我大梁養的是忠君報國的臣子,不是亂臣賊子。”
焦志行心下大定,自己這一步走對了。
旋即心中大喜,陛下對寧淮官員定了性,這是要對徐鴻漸下手了。
熬了這么多年,終于熬到了!
焦志行激動之余趁勝道:“寧淮官員盡數被抓,寧淮已成了一個空省,那些虎視眈眈的海寇恐會趁機作亂,需得先派官員前往。”
被抓的官員可以慢慢審,當務之急是要占住位置。
想到今日在朝堂上看到的鎮定的徐鴻漸,焦志行絲毫不敢大意。
徐鴻漸乃三朝元老,又是兩朝帝師,能多年屹立朝堂不倒,絕不會輕易就被打倒,恐還有什么翻盤的后招。
趁著他處于下風,就要盡快增強己方勢力。
永安帝緩緩靠到椅背上,靜靜打量眼前這個內閣最聽話的臣子,看得焦志行一顆心七上八下。
“內閣盡快擬個名單交上來吧。”
焦志行聽到永安帝終于發聲,趕忙跪下謝恩。
待出了暖閣,被寒風一吹,渾身一個激靈,才發覺自己脖頸盡數被汗濕。
陛下分明已將此事定了性,寧淮那些個涉事的官員一個也逃不了,為何他要安排官員入寧淮,卻讓陛下不喜?
難不成是陛下還未下定決心倒徐?
又或者,是對他壯大勢力不滿?
想到君主的平衡之道,焦志行背后再冒出一層汗。
他剛剛犯了大忌!
如此迫不及待安插自己的人去寧淮,怕在陛下眼中,他是想成第二個徐鴻漸。
寒風吹著,焦志行卻是冷汗不止。
一路走到內閣,人已是頭重腳輕,下衙回到家中,便高燒不止。
消息很快傳到宮里時,正是汪如海當值。
聞,汪如海心中感嘆,誰能想到頭一個被這寒風吹倒的,會是次輔大人。
此時上稟給永安帝時,永安帝正在暖閣看奏章。
“派個御醫走一趟,多帶些藥過去。”
汪如海應了聲,就退出去安排。
此事落在夏公公頭上,夏公公眼珠子一轉,便高興地應下要走,被汪如海喊住叮囑:“記住,莫要與焦閣老走得太近。”
夏公公不解:“徐門必會遭受重創,往后就會是焦閣老得勢,此時不就是與焦閣老走近的最好時機嗎?”
“你跟在我身邊這么些年,怎的這么點事都琢磨不透?”
汪如海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夏公公原名夏春,與汪如海是同鄉,汪如海是將這干兒子當接班人養的,自己晚年也盡數托付到他身上,可這干兒子怎的就看不透局勢。
夏春直接就跪在了汪如海面前,諂媚地笑道:“兒子愚鈍,看不透猜不著,還得干爹您老人家掌舵。”
瞧著他那賣乖討好的樣,汪如海便細細與他道:“焦閣老就是被陛下敲打了,才病了這一場,縱使你有心走近他,他也會避你如蛇蝎。”
夏春跪著朝汪如海挪了幾步,疑惑問道:“干爹,寧淮出事,陛下怎的先敲打焦閣老?”
不該對付徐閣老嗎?
汪如海見著他的動作,心軟了些,就道:“起來吧。”
夏春應了聲,立刻站起身等著汪如海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