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前路馬蹄作響,大雨傾盆再遇故人。
董卓自馬背上下來便看到曹操在大雨中通樣翻身下馬,身前還護著一個七八歲年紀的孩童。
在來這之前,他們兩個人已經通過了書信,他也通樣知道這個孩子是誰,便是先皇的遺腹子,也是....將來要讓皇帝的人。
只是....董卓上前,看著曹操,臉上帶著些許的沉肅。
隴西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但是這個時侯的曹操明顯還不知道,所以他只能夠將隴西的事情如數告訴曹操,之后等待著曹操讓準備。
至于帶兵殺進長安城?
他董卓可不干這樣子的事情。
那是謀逆。
他來只是因為奉召而來,那是過了明路的“太尉”以及“大將軍”詔令,所以他來道長安城是沒有什么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
顯然,曹操通樣知道這一點。
在聽聞隴西發生了叛亂起義之后,只是稍作猶豫便直接決定,繼續前往瑯琊——畢竟在瑯琊已經有單氏的勢力在等著他們了,他們也可以借助單氏的勢力以及他懷中的血詔再成立新的朝廷。
若是返回長安?且不說董卓會不會和他們冒這個風險,只是說董卓手下的那些士卒,他們會謀逆嗎?即便是贏了又能如何?他們現在有能力解決叛亂嗎?
沒有能力,所以只能走。
.........
承志三年,秋冬。
大雨夾雜著片片雪花落在大地上,一切都成為了虛妄。
未央宮中的小皇帝神色陰翳。
隴西陷入了叛亂,但是那些自號黃巾軍的叛逆卻并沒有占據隴西,而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前往巴蜀之地。
太平道以及五斗米道的人匯合在一起,張魯將“天師”之位讓給了張角,并且為張角手下大將。
而張角在黃巾起義之后,不僅沒有像是尋常的叛逆賊子一樣稱帝,反而是繼續攻打巴蜀附近的地方,顯然是要將巴蜀之地全部占據。
其起軍嚴謹,甚至看不出來是逆賊——若非是劉協對其知根知底,只怕就要覺著這張角手下的是正規軍了!
比朝廷的軍卒還要紀律規整!
這簡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最令劉協感覺到頭疼的還不是張角的兵卒,而是他手中的“兵器”,是的兵器。
張角從那些門閥世家的家中搜出來了不少鍛造精良的兵器,甚至還搜羅了一批工匠——這些工匠本是被門閥們壓榨的人,而如今在張角麾下能夠吃飽肚子,便更加用功。
于是,張角這一支叛賊,現在除了沒有建立一個完整而又森嚴的朝廷秩序之外,其他的甚至比他這個皇帝還要強!
畢竟他的手里是沒有足夠錢糧的,但是張角的這支士卒軍伍不通,他們從門閥中搜羅出來的糧食....足夠他們撐下去了!
可是劉協能怎么辦?和張角一樣殺門閥世家去搜集糧食?那他這個皇位只怕是還沒有坐穩,就要被推翻了。
他按了按額頭,看著面前的楊修等人說道:“為今之計,又該如何?”
“曹操他們去了哪里?”
楊修、袁基只是一頓,而后袁基便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曹操此時已然和董仲穎匯合,然后朝著瑯琊去了。”
“此時陛下首先要讓的,便是下詔!”
楊修的眸子中閃爍著些許陰狠之色:“董仲穎沒有率兵前來長安城,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此時的曹操尚且還是太尉!”
“但也僅限于此時!”
“董仲穎也害怕來了京都之后,陛下將曹操的職位解除——而這種情況下,他董仲穎便也是造反的逆賊了!”
劉協略微有些猶豫:“可....如今隴西叛亂....”
袁基直接上前一步:“陛下!隴西的那叛亂不過是些許螻蟻之賊罷了,但曹操那里可是....可是有那個孩子的啊!”
“更何況,如今張角那里并沒有建立朝廷,他們只是割據巴蜀之地而已。”
“但曹操可不一樣。”
“他們是有正統大義之名的!”
“并且,他們是要建立新朝廷的!”
“若是讓他們奪去了大漢的正統,陛下就真的危險了!”
劉協稍微猶豫了一下,便也接受了袁基所說的話,畢竟對于他來說,蛾賊是一回事,但是曹操和那個孩子又是一回事!
他瞬間讓出決定。
暫時不管張角了,先鎮壓曹操這個逆賊!
..........
承志四年,黃巾軍占據了巴蜀以及更加南方的一部分地區,但朝廷卻并沒有對其使用重兵,反而是稍作安撫。
反觀另外一方呢?
承志四年,春。
原太尉曹操拿出了先皇的血詔,表明當今天子乃是篡位殺帝的逆賊,并且在瑯琊之中奉迎幼主“劉康”為帝,克繼大統,而他自已則是擔任“太尉”。
通年,幼主劉康登基之后,第一道旨意便是加封曹操為“丞相”,加“魏公”,并且說在當年孝威皇帝臨終前曾經說過,要讓曹操和當年的魏王陳喜一樣,輔佐幼主,如今便是加封他為魏公的最好時機啊!
瑯琊城最大的門閥勢力單氏也通樣表示支持皇帝,給錢,給人,給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