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陳璟說道:“我們也知道,大伯的心中一定早有計劃,但.....此時我們二人的到來,也一定不會破壞大伯的計劃,反而會讓這個計劃愈發的順利進行。”
“我想,大伯見到我們時候,那一抹笑容,應該便已經計劃到了這里。”
“不是嗎?”
陳璟忽而嘴角綻放了些許笑容。
他的心中那一抹擔憂終于緩緩的放下了,良久的長嘆一聲之后,他才是開口說道:“不錯。”
“我先前還十分擔憂此事,但方才你們二人說了之后,我心中的擔憂終于是可以放下了。”
他注視著二人的眉宇:“只是要苦了你們了。”
此時的陳氏勢力龐大,即便是他想要退,也得皇帝相信他們,否則只要皇帝的心中一日有著擔憂,他們陳氏便一日不會安全。
而這個時候,一個愚鈍的“接班人”,只能夠讓皇帝稍稍放下些許心思——可若是皇帝不能完全相信陳氏,那么這個愚鈍的接班人便是陳氏的送葬人!
此時出現兩個在“政治上”或許沒有什么特殊才能,但卻并不愚鈍,而在其他的事情上頗有才能得人,這足以促進陳氏的轉型。
是的。
陳氏要轉型了!
身為“降臨者”的陳璟十分清楚的明白,在經歷過漢武大逃殺之后,陳氏不需要在“政治”上有多少的權能了——接下來的陳氏只需要穩住如今的基本盤,而后開始緩慢的轉型就可以了。
至于轉型成什么?
東漢末年的“世家門閥”們早已經給陳璟指出了明路,那就是“經學世家”!
把控住“經學注釋權”,或者說把控住“上升渠道”的官方途徑,這才是唯一一個可以平安度過之后時間的辦法!
就像是弘農楊氏以及汝南袁氏那樣。
他們把控著經學,所以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袁氏可以“四世三公”可以稱雄天下,甚至可以把控不少雄才大略的人物。
最開始的東漢末年,即便是董卓這位一切的源頭,也是袁氏門生!
所以當日袁紹董卓拔劍的時候,曹操的驚訝并不是對于“袁紹為什么這么猛”的驚嘆,而是對于“董卓為什么這么猛”的驚嘆!
當時的天下,一半的官吏都是袁氏門生!
當然了——除了門生之外,自身掌兵也是重要的,畢竟.....真到了亂世,槍桿子才能出政權!
這也是為什么陳氏分化兩支,一支前往漠北行郡,另外一支前往會稽郡的緣故。
會稽郡沿海、且身處于南方,與中原距離很遠,即便是亂了起來,也能夠穩住,這也是為什么曹操的“青州兵”能夠迅速發展,并且雄霸天下的緣故。
而漠北行郡則是占據邊疆,既能夠在動亂時候保護中原,也能夠以騎兵兇猛,大舉南下平亂!
陳璟原本的計劃不過是想要“轉型講學”,前往官渡建立“官渡學宮”,以此來告訴皇帝,我愿意交出權力,是因為我想要占據這個權力,這個和你沒有競爭的權力。
你不必擔心我居心叵測。
而如今,二陳的到來,更是讓這個“真話”有了更加可信的外表。
一個龐大的“真實的真話中藏著的謊”即將誕生。
“我退,是因為我們想轉到幕后,避免與陛下您發生爭斗,并不是說我們放棄了權力,您不必擔心我們退是“以退為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