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當年若是沒有殺了吳王世子,或許就不會有今日的事情了。”
聽著景帝的問話,陳熙只是淡淡的翻了白眼。
在他看來,景帝的話就像是放屁一樣——景帝會后悔自已殺了吳王世子嗎?絕對不會的,就算是后悔了,他也只會后悔當年做事情沒有做得更果斷一點。
“陛下沒有做錯。”
“當年吳王世子窺覦皇權、吳王又在一旁虎視眈眈,若是當時陛下退了,只怕是就沒有今日蓬勃發展的大漢了。”
他長嘆一聲:“諸王之亂,從根本意義上來講,是分封制的禍患,所有人都想要權力,所以才釀造出了今日的苦果。”
景帝一挑眉,他沒有想到陳熙會說到分封制這一點上來,當即略微傾斜身體,往前看去:“你不支持分封制?那你支持的是什么?”
“郡縣制?”
陳熙微微點頭:“是的,臣支持郡縣制——但也僅限于最基礎的、最根本的郡縣制,而非是其他的什么東西。”
“如今的郡國制度,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吸納了分封制的缺點與郡縣制的缺點,將兩個制度的短處全都融合在一起了。”
他滿臉無奈的說道:“封國便如同中天下間的一個個“附骨之蛆”。他們影響著帝國的發展,畢竟大多數的封國都在富裕之地。”
“唯有將其削除,才能夠讓帝國繼續發展起來。”
“否則,便如同當年的戰國時候一樣,當初的邦周,便是如今的大漢,如今的大漢,便是當日的邦周。”
景帝微微頷首:“可即便是郡縣制,也不是完善的,不是嗎?”
“依舊會有無數的問題。”
“地方貴族豪強勢力依舊會蓬勃發展,他們和地方藩王的存在有什么區別呢?”
陳熙微微搖頭:“當然是有區別的,地方豪強的勢力和藩王怎么能夠比呢?藩王在名義上是有著大義的,陛下除非是找到了合適的理由,否則莫名其妙的削藩只會引起動亂。”
“可地方豪強勢力不同。”
“陛下收拾他們....是完全不需要理由的。”
陳熙看著景帝,知道景帝的心中所想,淡淡一笑說道:“當然了,陛下想要派遣官員去監督郡縣的長官、以及監督地方豪強勢力也是可以的。”
“只是....需要一個妥善的理由。”
他微微一笑:“而如今的吳王....不就給了陛下這個理由嗎?”
諸王作亂,所以朝廷要派遣監督的官吏下去,監察地方,以免再次爆發如同此次七王之亂,這是多么合適的理由啊。
.........
景帝二年,夏八月。
吳王以“清君側”之名起兵謀逆,而皇帝拒絕殺死提出削藩的晁錯,針鋒相對。
大軍....抵達梁國時候,遭受到了瘋狂的抵御。
寸步不能進。
.........
同年,景帝令陳氏子弟陳慶、絳侯之二子周亞夫為主將,兵分兩路,鎮壓藩王。
七王之亂,便如此爆發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