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駕臨本源寺,親自給本源寺護法,立即在朝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大乾的寺廟能肆無忌憚到今天,跟太皇太后幾十年信佛有著絕對關系。
現在正是朝廷清理各地佛寺的關鍵時候,太皇太后來這么一下子。
等于是給跟朝廷對著干,產生的影響極其惡劣,弄不好就會功虧一簣。
本源寺是天下寺廟之首,很多寺廟的主持都是出自本源寺,它屹立不倒,其他寺廟就有了指望。
甚至敢對抗官府。
這等于讓顧道前期的布置的孤立、分化,等等手段,全都付諸東流。
顧道離開不久,太后就知道這件事了,趕忙跑到本源寺勸太皇太后。
結果被太皇太后一頓怒罵,給懟了出來。
太后壓著怒火,只能請袁琮和鄭國公出面勸解,結果兩個老人在門口寒風之中等了一個時辰。
最后才換來宮女一句,太皇太后禮佛,沒時間。
“還有招么?”
御書房內,顧道的話擲地有聲。
六部尚書,袁琮和鄭國公,太后和小皇帝,全都面面相覷,沒有任何辦法。
“那就只能我來了!”
顧道不客氣地說道。
“你……”
太后想要說,你不要胡來。
可是想了想,這個時候,也只有胡來能解決問題,也只有顧道敢胡來。
“去做吧,出了事我給你兜著。”
最后太后說道。
顧道還用誰兜著么?
當天,經過太后批準,顧道從禁軍調走四千人,護衛本源寺。
太皇太后禮佛,豈能沒有保護?
現在最難受的是顧云璋。
覺明讓他幫忙傳信,就是給太皇太后送一件東西,幸虧顧云璋長了個心眼。
這件事他先告訴的太后。
誰知道這件東西引發了這么多的事情,若是沒有經過太后這條明路。
那他就是引發一切的罪魁禍首,太后對他的信任和恩寵,瞬間會變成仇恨。
但是這件事說到底他有責任。
第二件事,就是他想要趁著本源寺沒有查抄完畢,稱病把這差使推了。
家里那個蠢貨,弄得滿京城都知道,他顧云璋依靠太后的信任,要在本源寺大發其財。
這是好事兒么?
這不把他顧云璋當成了弄臣,弄成了貪官,而且推上了風口浪尖?
到時候黃泥掉進了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縱然一分不拿也被說成大貪官,等著御史彈劾,等著民間戳脊梁骨。
顧家千年的世家,清譽毀于一旦。
而且那些家里受到損失的人,咬牙切齒,恨不得弄死他顧云璋。
可家里兩個蠢貨,不但無所覺,竟然還要準備大車,去本源寺拉金銀財寶。
何其愚蠢才能干出這事兒?
被人架在火上烤,還要自備調料,沒救了。
王氏已經被顧云璋攆回王家,他已經準備休妻,至于母親,讓他關在后宅了。
管家的事情,顧云璋把小妾梅笙接了回來,她雖然貪財小心眼,但是聽話。
可現在出問題了。
太皇太后突然進駐本源寺,讓一切事情都暫停,此時他再稱病,推辭查抄本源寺的事情。
就心生膽怯,甚至是選擇了戰隊太皇太后,跟太后唱反調的意思。
這怎么能行?
推辭這件事只能暫時作罷,不過太皇太后這一鬧也好,也給了他時間。
本源寺。
“太皇太后吃不慣這里的食物,去把宮中御廚找來,帶上太皇太后管吃的菜色。”
大宮女柳葉,吩咐兩個小太監。
太皇太后待了兩天,就已經受不了啦。
這本源寺本原本的條件,本就跟宮中差遠了,何況還被拆了個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