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的官員聯合平安縣縣令,對本源寺的幾百個和尚進行了甄別。
其中有三十多人,曾經犯過罪,出家為僧就是為了躲避刑罰。
因為太皇太后信佛,佛教在大乾的地位比較高,出家的和尚地位也比較高。
有人在犯了罪之后,剃度出家,官府就不在追究其罪責,因為和尚說了,出家斬斷塵緣,自然連過往的罪過也斬斷了。
當然這里面有貓膩,不是所有罪犯都能出家免罪,前提是得有高僧愿意為你剃度。
自己剃光頭那個不算。
寺廟不承認的,你就不是和尚。
所以能出家免罪的,肯定都是有身份,或者是有錢能讓高僧動心的。
這三十多人,長的已經逃了二十多年,短的才只有幾個月。
現在查出來了,不好意思,重新開始受罰吧。
至于說你出家斬斷紅塵,不好意思,佛祖跟衙門是兩個部門。
佛祖愿意度你,衙門不愿意。
剩下的幾百個和尚里面,還有一百多是為了免稅出家的,其實家境殷實,妻子俱全。
因為供奉僧人的土地不用繳納賦稅,所以他們繳納不菲的金錢之后,就被剃度出家了。
這些人,先把這些年欠的稅賦加一倍交了,否則直接沒收土地,按照逃役處置。
剩下的僧人,沒有度牒的,全都立即還俗,回家種地娶媳婦去。
什么也沒有的沒關系,礦上有很多工作崗位。
至于那些本源寺有職務,甚至覺明和覺慧身邊的僧人,一個也別想跑。
參與了謀逆還想走,等和進一步處置吧,不殺了也不會有好下場。
經過刑部的一番處置,八百多僧人,除了必須抓的,或者有度牒的,全都遣散了。
曾經莊嚴肅穆,晨鐘暮鼓,香火鼎盛的本源寺,如今一片蕭索凄涼。
覺明的心,感覺每時每刻都如油煎。
尤其是空空如也的大殿,那里曾經有巨大的佛像,現在全被拆了。
“太皇太后,你快動一動啊!”
覺明在心中無數次默念,希望那件東西真的能有作用,能讓太皇太后動起來。
“了然師叔,你怎么還不出山,顧道要把佛門毀了,這是你想看到的么?”
這是覺明最后能依仗的兩個人了。
“覺明,私藏甲胄,謀刺顧公,慫恿儒生鬧事,這些事你認么?”
刑部官員,把空蕩蕩的大殿當做衙門,審問這覺明。
“是,貧僧都認,這些都是我做的。”
覺明毫不隱瞞地承認了。
因為事到如今,不承認也毫無意義,蜀中鏡禪寺已經完全都招了。
而且他知道自己到現在沒死,不是因為嘴嚴實,也不是因為罪證沒有查清。
而是顧道還不想讓他死。
罪證什么的根本不重要,所以他索性都認了。
“既然你如此痛快地招了,倒是免了皮肉之苦,那不如更痛快點,跟你謀反的同謀都有誰?”
刑部的官員問道。
“顧公……”
覺明脫口而出。
刑部的官員大怒,好你個賊禿,竟然敢攀咬顧公,簡直是找死。
還沒等發火,卻發現錯怪了覺明,原來顧公不知道什么時候走進了大殿。
刑部官員趕緊上前見禮。
“今日就到這里,改日在辛苦諸位,本公跟覺明方丈有些話說。”
顧道朗聲說道。
刑部的人哪敢違背,立即客客氣氣地收拾東西,離開了這里。
“太皇太后什么把柄落在你手里了,竟然為你說話?”
顧道開門見山。
覺明大喜。
“這么說太皇太后出手了?阿彌陀佛,太好了,佛門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