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京城現在的道路狀況,以及人和貨物增加的速度,不出兩年,京城就會寸步難行。
要么擴建京城,同時把京城那些貨站、工坊、凡是人多的產業,全都搬出去。
奏折引起了袁琮和太后的重視,兩個人都拿不準,畢竟城市規劃這一塊都不太懂。
他們就喊來了四位尚書,還有工部侍郎蕭由,詢問大家的意見。
尤其是顧云璋和蕭由。
“臣修過黃河,疏浚過關中,但是京城的規劃和修建,不是臣擅長的。”
顧云璋說道。
他現在是戶部尚書,不想干涉工部的事情,討不到好還容易惹人不高興。
所以他推脫了。
三人的目光看向了蕭由,最近幾年工部的大工程,基本上都是他設計修建的。
“太后、袁公,諸位大人,京城規劃的事情,顧公應當是當時第一人,何不問問他?”
蕭由老老實實地回答。
主打一個,我水平不行,但我知道誰行。
“對啊,怎么把他給忘了,顧道每次蓋房子,可都沒少賺錢啊。”
太后突然想起來。
永陽坊、永平坊,哪一個不是他的規劃和手段,還沒回到京城又買了兩個坊。
聽說因為這件事,這兩個坊周圍的地皮被大商人爭相購買,價格接連往上翻。
他們肯定顧道點石成金的手段,賭的就是將來周圍的地皮一定暴漲。
小凡子來駙馬府的時候,顧道跟兩個孩子剛從地道里鉆出來。
第一次鉆地道,兩個小家伙很興奮。
駙馬府把地道另外一頭的院子埋下,這條地道沒有填上,正在擴建。
兩個孩子喜歡玩,也別浪費了。
來到皇宮之后。
顧道看著平安縣知縣的奏折,以及親手所畫的未來京城分區,心中有點驚訝。
“這縣令是個人才,還知道城市功能規劃分區,當縣令浪費了,去工部吧。”
他隨口說道。
規劃以皇城是中心,宮城是行政中心。
此外有內城,外城、還有城郭,按照跟皇宮遠近,做了功能分區。
“這么說,你也同意擴建?”
太后問道。
“臣同意,這個規劃稍微修改一下就更好了,至少以后五十年不用大動。”
顧道說道。
太后看向了顧云璋,畢竟這么大的工程,錢糧和財力都不是小數目。
“太后無需擔心,其實這事兒花不了多少錢,操作得好沒準還有的賺。”
顧云璋瞟了眼顧道說道。
炒地皮么!
擴建京城,這是多大的地皮?那些外地的商人打破頭也會搶。
這些年他也從這個兒子這里,琢磨出來一些門道。
何況戶部也有專門的人才。
太后放心地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了地圖,眼睛盯著皇宮的位置。
“嗯,可是哀家覺得,哪里不太對啊。”
這是嫌棄皇宮小了。
“是不對,皇宮這宮墻有點不規范,要不向外擴個幾里,就更好了。”
顧道這個時候愿意捧個場。
“是么,有么?”太后假裝問道。
“嗯,還真是,按照臣的經驗,在引入幾條活水,給皇宮增加一些靈氣就更好了。”
顧云璋也幫腔。
“哎呀,既然如此,那就從你們所請吧!”
太后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順便擴建一下皇宮,反正皇家自己出錢,其他大臣也沒有反對。
但這個時候,一直沉默的李渠開口了。
“太后,這么大的工程,得重臣主持,工部尚書一直暫缺,臣覺得蕭侍郎合適。”
太后思考了一下,沒出聲,等其他人的意見。
溫爾雅掃了一眼李渠,顧道不出聲,高岸根本不關心,低頭看規劃圖。
“蕭由這兩年干得不錯,不如先權工部尚書吧!”袁琮開口建議。
權,就是代理的意思。
“嗯,本宮認為可,蕭由你可好好干,這次干好了,這個權就給你去掉。”
蕭由蒙了,什么情況,我來一下就變成了尚書?
顧云璋踢了他一腳,蕭由趕緊起來謝恩。
李渠捋了捋胡子,看了顧道一眼。
顧公,我的承諾開始兌現了,就看你的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