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陽城內,一處嚴密防守的作坊內,顧道拿著一把銅錢,檢查成色。
沒錯,遼東開始偷偷鑄造銅錢了。
這是沈慕歸的建議。
白十三從瀛洲運來三十五傳的紅銅,這可是鑄造銅錢最好的材料了。
從這些銅出現,沈慕歸就心癢難耐,心中想了八百個說辭,準備慫恿顧道鑄造銅錢。
要知道,鑄錢是朝廷專屬權利,其他人私鑄銅錢可是誅滅九族的大罪。
可沈慕歸就喜歡慫恿顧道,干這些沒辦法回頭的事情,最好明天就黃袍加身,準備一統天下。
所以這天,他拿了一塊紅銅,找到了顧道。
\"顧公,你看運來的這些紅銅,可都是好東西,如果當做銅料賣有些可惜。\"
“不如鑄造成器具,加入鉛錫,增加三成利。”
“當然如果找些成熟的師父,做一些放過的鐘鼎,可增加五成利。”
沈慕歸說著,把紅銅放在顧道桌案上。
“嗯,那要是鑄造銅錢,能有多少利?”顧道擺弄著紅銅,問道。
啥?
沈慕歸愣了一下。
這是我的詞兒啊,顧公你咋這么通透。
緊接著心中狂喜,原來顧公本身就有這個想法?
“顧公,那您的意思?”
沈慕歸試探著問道,他生怕顧道只是隨口一說。
“這不廢話么。”
“找工匠,直接鑄造銅錢!”顧道直接說道。
“顧公英明,這世上,哪有被直接鑄錢更賺錢的事情,屬下這就去安排。”
沈慕歸迫不及待的說道。
顧道沒有告訴他,當然有比鑄錢更賺錢的事情,那就是匯率差。
在整個天下,金銀只是用于大宗買賣,真正流通的就是這小小的銅錢。
大乾缺銅,加上大乾的人都喜歡存錢,所以市面上的銅錢永遠不夠用。
可以取代銅錢的紙幣還沒出現。
所以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還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以至于銀貴銅賤。
甚至整個大乾,銀子和銅錢的兌換比例,常年維持在一比八百。
一兩銀子,換八百銅錢。
在瀛洲四島,因為戰亂和鑄造工藝不行,他們鑄造的銅錢慘不忍睹,而且數量不足。
導致金銀跟銅錢兌換比,達到一兩銀子換二百到三百銅錢的夸張地步。
所以最賺錢的方式,是向瀛洲帶銅錢,換回貨物或者直接就換金銀。
鑄造銅錢,對于瀛洲來說沒有這個技術,但是對于遼東來說,只是二三流工匠的手段。
這幾年在顧道的刻意燒錢供養下,大乾的工匠的工藝和技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尤其是遼東,絕對有大乾最頂尖的技術。
所以說干就干。
沒過十多天,第一批銅錢就出來了。
“質量不錯,但是不是含銅量太高了?”顧道放下精美的銅錢,說道。
“公爺,含銅量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比朝廷的差,有點坑老百姓了。”
沈慕歸沒說話,旁邊的一個工匠說道。
鑄造劣質銅錢,其實就是盤剝老百姓的家產,這種事情顧道還是懂的。
“這錢不是在大乾流行的,是送到瀛洲四島的,那么好干什么?”
顧道說道。
“瀛洲?”
“顧公,這錢為何要到瀛洲花?我大乾也缺銅錢啊,這些銅錢放在大乾,會把金銀大量吸到遼東。”
沈慕歸說道。
這家伙長于陰謀算計,甚至軍事戰斗也不差,但是在貿易上還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