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出殯這日,陸端代表太子,親自給這位忠心御史送葬。
太子親手寫了悼文,祭詞。
有如此待遇,趙匡也算是分光大葬,名揚天下。
恢復朝政之后,袁琮一反什么也不管的常態,親自帶著太子處理朝政。
而第一件事,就是罷免都察院主官左都御史。
“袁公,為何要這么做?”太子很疑惑,怎么一上來就對都察院開刀。
“殿下,這趙匡血諫雖然堪稱忠烈,但是這種事情不可取。”
“此事雖然殿下語失當,但是作為趙匡的上司,他左都御史干什么吃的?”
“竟然眼睜睜地看著他撞死,就說明左都御史要么有心這么做,要么沒能力控制都察院。”
“無論是陰謀還是無能,這樣的人都不能留著。”
太子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多謝袁公教我。”
袁琮卻失望地搖了搖頭。
“殿下,難道處置都察院主官,只有這一個目的么?你就沒想到其他?”
太子看著袁琮有些茫然,這還不夠么?
袁琮看著他清澈的眼神,確定了,這個孩子在政治上連慎王都不如。
猶豫了一下,他做了一個艱難決定,親自教導太子處理朝政。
雖然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最后很可能受累不討好,甚至被這個孩子懷恨,但為了陛下的信任,為了這大乾。
他只能做出這種選擇。
“殿下,恕老臣直,你現在的能力獨掌朝綱,是你自己的災難,也是國家的災難。”
袁琮無情地說道。
太子眼中的不悅一閃而逝,趕緊恭敬地拱手彎腰。
“請袁公教我!”
袁琮也不客氣。
“殿下,事情發生了,要找到原因,學到經驗,避免下次再發生。”
“你想一想,這一次風波的原因是什么?”
面對袁琮的問話,太子臉上神色慚愧。
“當然是因為孤不聽忠,一心袒護趙謙導致的,孤知錯了,孤會改。”
太子表面上積極認錯,內心卻無比的憋屈,只覺得袁琮又要老生常談。
“殿下是錯了!”
果然,袁琮聲音十分嚴厲,眼神更是充滿壓迫感,這讓太子更加不舒服。
但接下來的話,太子一愣。
“殿下錯就錯在,到現在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反而一味地自責。”
“真正的原因?”
太子看著袁琮,心中涌起一陣不可思議,袁公難道是安慰我?
“殿下,這件事最初因何而起?”袁琮各沒有理會他的反應,直接問道。
太子思索了一下當日情形。
“有人彈劾趙謙,不對,是先彈劾的吳蕓。”太子說道,緊接著又搖了搖頭。
“不對啊,吳蕓跟這件事沒關系吧?”
“呵呵……”
袁琮輕笑著搖了搖頭。
“殿下你記住,朝堂之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絕對無關。”
“殿下請想想,為何彈劾吳蕓?彈劾吳蕓的目的又是什么?背后是誰想要彈劾吳蕓?”
袁琮的一連三問,徹底把太子問蒙了,怎么這么多疑問?
吳蕓跟趙謙的事情有什么關系?
問這個東西有什么用?
“彈劾吳蕓,是因為吳蕓行為不端,所以……”太子不太情愿地回答道。
“吳蕓行為不端是才有的事情么?為什么早沒人彈劾?”袁琮緊接著問道。
“所以彈劾他,行為不端只是表面,背后有其他的原因。”
“可是吳蕓這個人,孤不了解啊,孤剛認識他,是因為……”
因為吳蕓建議驅趕使者,順了自己的要針對顧道的意思,所以讓他主持戶部。
想到這里太子心里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