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乾如日中天,攆走他們,是他們的損失,能有什么后果?”
高岸懶得搭理他,反而盯住了太子。
“殿下也這么想么?”
太子吞了吞口水,這江山是他家的,將來是他的,他自然不想有嚴重后果。
“趙尚書不要著急,聽高尚書把話說完。”太子這才說道。
趙謙趕緊不吱聲了。
但豎起耳朵傾聽,隨時等著挑高岸的破綻,一會兒在太子面前使勁兒攻擊。
老家伙,趕緊退位得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不懂么?
“殿下,當今之世,能跟大乾爭鋒的,不過南越和斯隆國,大焱不足為懼。”
“三國相互博弈,三家使者坐在一起,必然相互猜忌,任何兩家都難以形成完整合力”
“可一旦大乾驅逐兩國使者,那必然導致南越和斯隆兩國緊密合作,一起對付大乾。”
“到時候,大乾就是兩面受敵,陷入被動。”
太子一聽有道理啊。
“高大人,身為兵部尚書,就這點高論,純粹是危聳聽。”
趙謙冷笑說道。
“我大乾也曾面對完整的南越,和天下最強的北狄,尚且打出今日的國土。”
“怎么憑大乾如今的實力,高尚書反而怕這兩個國家了那?當真是不知道是何用心?”
說著還洋洋得意地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一想,這話也對啊,你高岸想干什么?
“呵呵……”
高岸鄙夷地看了一眼趙謙,發出不屑的冷笑。
“我倒要問問趙大人,那是怎么打出來的?都是誰打出來的?”
面對高岸的疑問。
\"高大人這話真是奇怪,怎么打出來的重要么,重要的是現在大乾有這個實力。\"
趙謙振振有詞。
“哦實力?”高岸搖了搖頭。
“請問實力在哪里?”
“能夠隱忍操持天下二十年,為大乾繼續力量的徐相在哪?”
“能夠殫精竭慮,整合大所有有力量的陸相,又在哪里?”
“能夠調動大乾百萬大軍,如指臂使,沖鋒陷陣的陛下,現在還能上馬么?”
“北狄一戰,我們掏空蜀中、榨干了關中、耗盡了河東,如今吞并草原尚未完全消化。”
“緊接著箕子國一戰,又掏空了遼東,現在箕子七州還是個大窟窿。”
“我大乾,真實的現狀是外強中干,青黃不接。”
“外人說我們強,你作為工部尚書,你難道不知道實情么?”
“竟然在這里昧著良心,蠱惑太子,老夫到要問問,你是何居心?”
不算賬不知道,一算太子嚇一跳。
聽著高岸一筆筆算過來,他看了一眼趙謙像聽聽他的反駁,卻發現對方臉色有些難看,訥訥不開口。
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才是大乾的現狀么?
“殿下,你再看看南越和斯隆。”
高岸繼續說道。
“佛子統一高原,奪取西域,控制商路,高原彪悍的戰士,從此穿上鐵甲,騎上戰馬。”
“只要給他時間,那是比內部不統一的北狄,更加可怕的怪物。”
“南越雖然失去半壁江山,但魏無極已經取代門閥世家,重整國力,比原來的南越更強。”
“而這樣兩個國家,決不能讓他們背著大乾合謀。\"
“所以請殿下深思熟慮,再做決定。”
這一刻高岸真的盡力了。
他已經盡力照顧太子的感受了,沒有提到大乾有如今局面,顧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更加沒有提,外有強敵環伺,內卻沒有明君強臣,不能把朝廷擰成一股繩。
明明有一個最強的顧道,偏偏被你棄而不用,甚至時時防備,這樣的大乾哪里強了?
而且你還親近趙謙這種諂媚小人?
“孤,會考慮,多謝高大人提醒。”
太子沉聲的回答到,但是并沒有立即收回命令。
他覺得就算要收回成命,也不能高岸一說就馬上就答應,顯得自己離不開這些老臣一樣。
高岸失望地走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