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后。
其他三州的兵馬,全部由副將帶領,來到了潞州城外集結。
雖然有吃空餉的現象,但是基本上每一州都到了四千人左右。
加上潞州的四千軍隊,一共一萬兩千人。
顧道立即命令打亂編制,裁汰老弱,重新整編訓練,最后得到一萬新軍。
而唯獨延州軍隊沒到,反而等來一封公文。
延州鎮山卒副將李扶搖發來的。
聲稱延州府內亂民造反,鎮山卒正在跟知府大人一起平亂。
此時若是無兵鎮守,亂民熾焰必然囂張,請侯爺體諒。
仿佛是為了呼應他的話。
公文到的第三天,亂民的軍隊就攻破了兩座縣城,戰報立即到了顧道手里。
原本只存在于傳聞的亂民,一瞬間竟突然聲勢驚人,攻城略地了。
“亂民能攻破縣城?”顧道隨手把戰報扔在一邊,他根本不信。
所謂亂民,不過是官逼民反的農民,從他們上報出現亂民到現在,不過一個月的時間。
他們哪里來的這么強大的組織力?
甚至連攻堅能力都有了?要知道攻打縣城可是個技術活。
“給李杲去文書,就說本侯馬上率軍過去幫他們平叛,讓他們隨時把戰報送給本侯。”
顧道看了一下延州的地圖,然后吩咐關石頭。
“本侯倒要看看你們平的什么叛。”
延州。
李杲和李扶搖,帶著五千鎮山卒又收復了一座縣城,在縣城里面接受了縣令的盛情款待。
這已經是他們收復的第四座縣城了,叛軍在前面攻城,他在后面收復。
“幸虧大人來得及時,趕走了叛軍。不過這糧食和庫房里面的銀子,被搶走了不少……”
縣令端著酒杯,斟酌著跟李杲說道。
“叛軍肆虐,損失巨大在所難免,糧食沒了再跟朝廷申請就好。縣令要心里有數……”
李杲矜持的說道。
“大人放心,屬下怎能不清楚。”縣令諂媚的說道。
李杲點點頭,酒宴開始進入歡快的氣氛。
就在這個時候,李扶搖走了進來。
“大人。”李扶搖把一封文書遞過來,“顧侯要來幫咱們一起平叛。”
這話一出口,整個宴會氣氛瞬間凍結到了冰點。
甚至縣令端著酒杯的手都瑟瑟發抖。
“大人,顧侯要來么?”縣令忐忑地看著李杲。
“怎么,他來就來,平叛是好事啊!告訴他我們追叛軍去高粱山了!”
李杲不以為意的說道。
“好,大人英明,高梁山蒼茫一片,就是藏十萬軍隊也不在話下。可不好找叛軍!”
縣令擦了擦汗水,笑著說道,反正不在他這里就好。
李杲在高倉縣舒服了幾天,估計顧道快到了,這才懶洋洋地帶著五千鎮山卒去了高梁山。
他要在這里等顧道的大軍到來,然后一起搜山,反正叛軍就在這里,大家一起找。
找不到再說找不到的。
一日之后,一萬軍隊到了高梁山下,與李杲匯合。
“下官李杲恭迎侯爺……”
“末將李扶搖恭迎侯爺……”
李杲和李扶搖,兩人遠遠地看著顧道的大旗到了,趕緊在路邊恭迎。
雖然心里一百個不愿意,但是顧道侯爵之位不能缺了禮數。
“兩位大人多禮了。”李兵跳下馬,回禮之后說道。
“侯爺何在?”李杲疑惑地問道。
“剿滅區區民亂,豈能勞煩侯爺親自出馬?侯爺只是讓末將虛張大旗而來,配合大人。
至于侯爺本人,也許在去了州城,也許去了剛收復的縣城,就不是末將所知道了。”
李兵淡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