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皆知,此前皇帝十分倚重武成梁。
“陛下節哀!”
文武群臣紛紛跪下,烏泱泱的人頭跪伏在地,滿殿肅穆。
景弘繼而冷聲道:
“著刑部、大理寺、京兆尹府立刻核查罪證,坐實罪名,刑部派人持圣旨前往嶺東道,捉拿崔家余孽。
叛國之罪,人神共憤!
昭告天下,崔家九族盡誅!”
洛羽率先怒喝:
“陛下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山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下了朝之后,幾名重臣來到了御書房,他們還有一個小朝會。
三皇子景霸、六皇子景淮、鎮西大將軍洛羽、鎮國公南宮烈等人盡數在列。
景霸率先開口道:
“父皇,派去嶺東道抓人的刑部吏員兩天后便會出發,但崔鈞的長子崔承肅只怕不會束手就擒啊。”
群臣心知肚明,崔家在嶺東道主政多年,上至文官武將,下至小官小吏都是崔家的親信,怎么可能等死?
洛羽沉聲道:
“最壞的情況,就是崔承肅起兵造反,東境生亂。陛下,朝廷應該早做防備。”
景淮接過話道:
“嶺東道擁兵八萬,這些年仗著有孟昌在戶部,只怕已經囤積了不少軍糧,若是真的起兵造反,怕是沒那么容易收拾。”
“陛下,老臣回閬東道一趟吧。”
南宮烈蒼老的聲音突然響起:
“閬東道緊鄰嶺東道,崔家內部的情況老臣最熟悉,我回閬東道坐鎮,監視崔家。
如果崔承肅老老實實認罪伏誅就罷了,但若是崔家起兵造反,老臣可以第一時間鎮壓叛軍!”
眾人目光微挑,閬東道的實力要超過嶺東道,而且南宮烈征戰多年,能力肯定要強過崔承肅,有他坐鎮東境,就算崔承肅真的造反也生不出大亂。
“這,確實是個主意。”
景弘略顯遲疑:
“可老將軍年事已高,這些年一直住在京城,如今卻要緊急趕回東境坐鎮,弄不好還得主持戰事,愛卿的身子骨吃得消嗎?”
“多謝陛下掛念!
老臣雖已年邁,但依舊是大乾的臣子,陛下的臣子,自當為國分憂!”
南宮烈沉聲道:
“老臣生于東境,長于東境,見不得東境烽煙四起,民不聊生。
懇請陛下允準,讓老臣前往閬東道坐鎮!”
“好吧,既然老將軍都這么說了,那就盡快起程返回閬東道。”
景弘沉聲道:
“諸位愛卿,即日起要徹底清查朝中崔家余孽,任何與此案有關的吏員當立刻捉拿下獄,絕不姑息!
另外,程硯之程大人調任戶部尚書,立刻主掌戶部大小事宜,同時抓緊時間籌措軍糧軍餉,以防東境生亂!”
“臣等遵旨!”
……
景豐十二年夏
朝廷昭告百姓,東境兵敗案查明,崔家通敵叛國,戕害五萬將士性命。
天下震動,冤魂昭雪!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