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朱雄英已經快五歲了,衣著華貴,又長得白白胖胖,滿眼的貴氣,一看就知道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
朱雄英雖然在化學這些理工科上天賦不高,但是在政治、經濟、法治這些事情上,天賦實在是非同一般。
聽到陳平問話,朱雄英斟酌一番后,回答道:
“先生之所以說現在大明科舉科目單一,不是和過去比,而是和現在的大明比。”
“這是何意?”
朱棣不解。
“四叔,你覺得現在的大明需要什么人?”
朱雄英反問。
“那肯定是人才啊。”朱棣理所當然地回答道。
“具體點。”朱雄英繼續說道。
“具體……會打仗算不算?”朱棣想起自家老父親念念不忘的攻打蒙元攻打日本,還有還在平叛中的西番等等戰事回答道。
“還有呢?研究火器要不要人才?加快布廠生產效率要不要人才?遠洋作戰,需不需要海戰人才?你所學的物理化學等理工科,想要投入實際應用,需不需要更多相應人才?”
朱雄英一口氣全部念完,末了繼續道:
“我剛剛說的也不過是我現在所能想到所缺的人才,而非大明所需的全部,但是依靠現在大明的科舉制度,又如何能選拔出這些優秀的人才出來?”
朱棣聞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隔壁。
“旁聽生”朱元璋和太子朱標面面相覷,剛剛還在得意,覺得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功績的兩父子,這會兒老臉發紅,恨不得找個縫隙鉆進去。
“原來說科舉單一,是這個意思!我竟然沒能弄明白,反叫我兒雄英點明。”
太子朱標滿臉的慚愧和后悔,嘆息著道。
過去他也自以為愛民如子,對待國家的發展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可現在不知道為什么,朱標覺得自己的思想正在慢慢和時代脫軌,實在是都不如自己的兒子了。
另外一邊的朱元璋本來深受震撼,實在是沒想到這番話會從自己的乖孫兒口中說出。
是啊,如今的大明需要什么?
是會寫詩詞歌賦的文人嗎?
錯!
是真正能干實業的人才!
軍事上,若是有人能接徐達、藍玉等人的班,大明未來百年都不用發愁。
理工科,燧發槍的制造優化,以及各種高深的火器技術,誰要是能做到,豈不是比整本的唐詩宋詞還要有用?
“太子,看來你我都有些落伍了,居然連一個五歲的孩童都有所不如。”
朱元璋搖搖頭,嘆息了一聲。
可看著太子朱標還一副憂郁的樣子,又笑著安慰道:
“可你我也不用發愁,雄英越是優秀,豈不是越是說明我們大明未來越是光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