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詢問陳平如今大明科舉的利弊,無論是朱標還是對陳平表面不服氣的朱元璋無不是提起了注意力,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科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乃是朝廷選拔管理國家處理政務大事人才的直接手段。
若是科舉出現差錯,那對于整個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故而只要不是昏君,那基本不能無視科舉的存在。
“你們大明的科舉自然是缺陷重重,以至于我一時半會兒都不知道該從哪一點開始說了。”
陳平聞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譏諷的弧度。
“不可能,我大明科舉哪能如此不堪!這小子又存心惡心咱!”
朱元璋一聽這話,好面子的脾氣上了,頓時大手一揮,直呼不可能。
“陳先生學究天人,他這么說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父皇我們不妨先聽陳先生把話說完好了。”
太子朱標早已經習慣朱元璋時不時的暴跳如雷,反正安撫一下就行了,所以還相對比較淡定
只是從他也將目光看向正對著陳平牢房的墻壁這點來看,可見太子朱標也是對于陳平口中大明科舉的缺點很是好奇。
“這,不知大明如今科舉的缺陷究竟是什么?還請先生指點一二,也好在接下來即將到來的司法考試中進行彌補和改善。”
朱棣知道陳平的性格,很是謙虛地開口詢問對方。
“缺陷嘛,第一個,那就是你們科舉的考試科目實在是太單一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陳平斬釘截鐵的道。
“什么?”
朱棣、朱雄英和朱元璋和朱標都是大吃一驚。
隔壁。
“胡亂語,明明這次大明科舉足足增加兩項科目考試,和歷朝歷代比起來,預計的進士人數也將是最多的一次,難不成這也是科目單一?這個陳平就只知道胡說!”
朱元璋聞頓時冷笑,只覺得陳平“又是”無端來找大明的不是了。
“是啊,二月的司法考試還有四月的數學考試,可都是絕無僅有,堪稱是開創歷史,未來史書上也會特意記上這一筆,絕對非同小可。”
太子朱標這一次也是站在朱元璋這一邊。
他知道為了這次司法考試,是勞心勞力,單單是免費發放給大明學子的新大明律就多達十萬冊,此外還不算協調沿途驛站、官道的朝廷官吏對考生的便利等等。
因此朱標實在是想不出來,如今的大明科舉的弊端居然會是科目單一,這怎么也說不通。
“先生,學生委實不明白,難道現在我們大明科舉除了原本的科舉外,新增的司法考試和數學考試還不夠嗎?”
朱棣這邊也有相同的疑問。
朱元璋和兩個兒子無論怎么看都覺得現在大明科舉談不上單一二字。
“你們啊,思維還是太落后了,單單學了我的知識,卻沒有學習到我的思維。”
陳平聞很是無奈地搖搖頭。
以陳平經濟學、歷史雙碩士的高學歷,掌握的種種知識對于這個時代來說自然是無比珍貴。
可真正珍貴的,還是陳平看待事物發展的視角和態度。
有了學習和發展的思維模式,才能積極探索這世界上的種種奧秘。
不過陳平也知道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好在陳平還有一個得意門生,在其很小的時候就向對方傳授自己的知識和思想。
這樣想著,陳平轉而看向一旁面露沉思之色的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