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水泥雖然重要,但你的功勞也不能埋沒,不過你之前傳信所說的水泥廠之策,執行可還順利?”
朱元璋前面還和和氣氣,談到后面,卻是不由自主的多了幾分冰冷和漠然。
這不是針對李善長的,而是商討針對江南一地門閥世家的計劃。
“啟稟陛下,目前計劃順利,如今那海堤就屹立在海岸線上,任誰都能看出水泥的前景之廣闊,在老臣離開蘇州之前,就有許多達官貴人暗中打聽水泥的消息,例如三州知府已經承諾要在水泥廠參股。”
李善長將經過一五一十的向朱元璋匯報一番。
朱元璋聞冷笑不已:
“這幫江南氏族,早就賺的盆滿缽滿,如今還不滿足,也好,如今新科在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給他們上一課!”
太子朱標將政法改革想的太過簡單,卻從來沒有考慮南北學子的比例太過失衡。
在這些年以來,南方學子入朝為官的占比越來越高,哪怕有朱元璋竭力控制,卻也擋不住這樣的趨勢。
若是政法改革,官職增加,那么最終得利的仍舊是這批南方門閥和他們的學生。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朱元璋打算在正式改革之前,好好削弱一番他們的勢力。
水泥廠,就是他和李善長研究一番后,找到的一個辦法。
琉璃、香水之物雖然價格昂貴,還能讓達官貴人們心甘情愿的掏錢,可說到底動搖不了他們的根本
朱元璋要做的,是一次性抽空這些氏族門閥積累的財富,讓他們短時間內蹦跶不起來,同時還能進一步充實大明國庫,能做更多的事。
當然了,為了防止這些氏族門閥反撲,朱元璋也不是沒有做準備。
火器,就是朱元璋的一大倚仗。
也正因為有了陳平給的燧發槍設計圖,朱元璋才有底氣對這幫江南氏族門閥下手。
至于具體怎么做,朱元璋還需要和李善長好好商議,畢竟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容易被這些氏族門閥看出端倪。
“對了,陛下不如我們問一問陳先生,看看他在這件事上有什么良策?我們通過水泥廠利益分配來限制氏族門閥固然可行,但是老臣覺得始終不太穩妥。”
商量了一會兒,李善長主動開口提及陳平。
朱元璋皺了皺眉,但思考一番,卻也覺得李善長所有理。
要想溫水煮青蛙那樣解決掉江南門閥氏族的威脅,避免他們進一步壯大,同時還得防止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反撲,的確需要一個周密有效的計劃。
參考陳平的意見,還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如此,那就等過完年開春之后再去問問他,這段時間過年了,到底要過上幾天安生日子。”
朱元璋最后還是點頭同意下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已經是臘月三十。
大明各家各戶都在忙著過年,處處可見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朱元璋作為大明皇帝,這一天也有許多時間要做。
先是除夕祭祀,由他這位皇帝在太廟祭祀祖先,并且遣官祭天地、社稷。
之后還需要在奉天殿,接受百官、外國使臣的朝賀,禮數周全后,還會賜宴款待。
此外,一些民間活動,如貼春聯、賞燈等等,朱元璋這位皇帝都會親自走上一趟。
尤其是貼春聯一事,還是朱元璋自己推廣的。
等到這些事情辦完,到了晚上,才會在內廷設宴,由眾多皇室成員和部分重臣一同享用美酒佳肴,欣賞歌舞等等。
轉眼間,已經是入夜時分。
內廷宴會已經開始。
朱棣看著面前的好酒好菜,卻有些百無聊賴,無精打采的用筷子撥弄著盤中的美味珍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