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壓根就不想理會工部尚書,有本事的是陳平,有實際能力的是朱棣。
那么還要工部尚書有什么用?
所以朱元璋就把工部尚書打發走了,只剩下他們這些自己人好好商量接下來的應對。
可憐工部尚書,大清早就來上早朝,早飯還沒有吃,就被拉過來在這里等著,如今又灰溜溜地離開,啥好處沒撈到,反而還被安排了苦力差事,當真是欲哭無淚。
“對了,你這水泥配方上的這個圖案是什么意思?看起來歪歪扭扭的。”
朱元璋這會兒有空,研究起了水泥配方,卻是注意到之前陳平在上面畫著的“王”字。
朱棣神情頓時緊張起來,哪怕陳平之前已經給他解釋過,這個王字是“扭王字塊”的設計圖,但其他人看見了不一定這么想。
尤其是以自家父皇多疑的性格,這要是讓對方懷疑起來,那自己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于是趕緊解釋道:
“啟稟父皇,此物也是用水泥制成的造物之一,按照陳先生的意思,說是將此物用模具批量制作堆放在海邊,同樣能夠起到減緩海浪沖刷的效果,至于名字,因為其像是歪歪扭扭的王字,就叫扭王字塊。”
“原來如此,看上去倒也不錯,這個陳平每每拿出的東西都讓人為之贊嘆。”
朱元璋一聽是對災情有用的東西,臉色緩和不少,連帶著提起陳平,語氣都沒有之前那么尖銳。
“父皇,水泥這東西畢竟是才剛剛造出來,兒臣覺得還是需要先稍稍試驗一二,畢竟建造斜面海堤一事非同小可,乃是防災減災的重要一環,萬萬不能出現差錯。”
朱棣看著朱元璋對水泥的態度很好,心中雖然高興,但也沒有得意忘形,秉承著陳平實事求是的教導。
“之有理,斜面海堤體積大,也不是這么一塊小小的水泥磚可比,或許其中還有什么講究也說不定,老四你要是有空,就多去陳平那里請教一二。”
朱元璋雖然不愿意承認陳平,可事關大明發展大計,卻也不得不說放下“私人恩怨”。
“嘿嘿,父皇那您是不是就不砍陳先生的腦袋了?”
朱棣聞心中一喜,趕緊問道。
一旁的朱雄英也是滿臉期待之色地看著朱元璋,就等著他的回答了。
朱元璋眼角抽動了一下,掃了一眼水泥配方,最后只能沒好氣地說道:
“你把咱看得太低了。”
“他都把水泥這等神物拿出來了,該算一份功勞,咱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的腦袋這一次就算是暫時保住了。”
朱棣和朱雄英還沒來得及高興,朱元璋又接著說道:
“不過咱可事先說好,要是這小子以后還給咱添亂,那可饒不了他!”
“是,兒臣遵命!”
朱棣呵呵一笑,總之不管如何,陳平這下子都不用掉腦袋了。
等到朱元璋和朱雄英離開之后,朱元璋這才滿臉愉悅地放聲大笑了起來。
“兩個胳膊肘往外拐的臭小子,咱治不了陳平,還治不了你們嗎?”
“砍陳平?真當咱這個皇帝是個吃干飯的?眼下就算把這滿朝文臣都砍了,咱也不會砍了他!”
“咱又不是不知道那陳平有本事,只是他不用心為咱辦事。你們這些小輩又一度地遷就忍讓于他,咱沒法自己去找他要,只能耍些手段,讓你們代勞。”
“可莫要怪你們的父皇、皇爺爺心臟,玩政治的,哪個心不臟?”
“咱能從臭要飯地爬到這個位置,心不臟點,怎么統領朝綱?”
“都是學問,學去吧!哈哈哈哈哈!”
不同于朱元璋滿心歡喜,朱棣這邊卻開始有些頭大了。
水泥研究成功,接下來的重心就是將水泥的實際作用發揮到極致,爭取將此物了解透徹。
可事情的并沒有他所想的那么順利。
在準備將水泥投入實際應用的幾次嘗試中,朱棣無一例外地取得了……失敗。
“奇怪了,我這水泥配比也沒有問題啊,為什么拿它建房子和修路,反而有諸多毛病呢?”
在工坊的院子內,朱棣看見面前布滿裂紋的水泥墻壁和一小塊水泥路,有些苦惱起來。
按照之前的試驗結果,水泥凝固后用起來應該很方便才對。
可結果卻不是朱棣預測的那么順利。
凝固后的水泥雖然很堅固,卻有著開裂的情況,甚至有時一個晝夜過去,就會出現一條或者多條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