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拿著水泥磚,有些愛不釋手。
若非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一對粉末混合水,就能有如此奇異的變化。
“燕王,這水泥難造出來嗎?看你們的樣子,應該忙活了許久才造出來的吧。”
朱元璋想起來什么,看著憔悴的朱棣和朱雄英,擔心的開口問道。
朱雄英搖搖頭,解釋道:
“皇爺爺不用擔心,這水泥之前是我們沒有熟悉制造過程,對溫度和燒制時間沒有把控好,經過一晚上的嘗試,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
一旁的朱棣繼續補充道:
“水泥生產的成本也比石料和木料要低,一袋水泥足可抵得上一根百年的木材,最重要的水泥方便運輸,不像是石料和木料那樣運輸困難!”
“監管得當的話,甚至可以在當地建設水泥工坊,就地取材進行燒制,更能減少長途運輸帶來的不便。”
“水泥一旦混合水之后,就會變得堅硬似鐵,百年不朽,可比用木頭搭建的建筑要好上太多!要知道單單是皇室,每年在建筑上的維護開銷就一筆巨款,若是能省下來,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
“至于斜面海堤的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有了水泥,不光節省成功,不但可以適應土質松軟的江淮沿海一帶環境,同時也不用擔心海水的沖刷!”
朱棣越說,朱元璋就越是高興。
“如此甚好!若是能在生產大量的水泥,那我大明豈不是以后再也不用為木頭和石料不夠用而發愁了!”
朱元璋看著手頭的水泥磚,無不滿意的說道。
石灰、黏土和鐵粉才幾個錢啊?
這要是能大批量造出水泥,那豈不是有用不完的水泥磚了?
工部尚書聽到這里人都麻了,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這輩子還有能親眼見到這等神物的機會。
關鍵是自己之前還對這水泥如此貶低。
現在朱元璋和朱棣對水泥越是認可,他的臉就越疼!
光是站在這里,就感覺極不自在。
“對了,這水泥的用法可是有很多的,石頭和木料能做到的事情,它都能做到,除了造斜面海堤、造房子,還能用來建城!建碉堡以及最重要的……鋪路!”
朱棣眼中泛光,帶有幾分興奮和躍躍欲試感。
“這,有些夸張了吧,水泥這東西還需多加考量,誰知道會不會有什么隱患……”
工部尚書終于找到說話的機會,斟酌一番說了半句,然而當他對上朱元璋那如同看見絕世美女一樣,興奮程度遠超朱棣的眼神時,再多的話也說不下去。
“建城建碉堡修路,沒錯沒錯!以前修建這些東西,哪一個不得花大力氣,可要是有了水泥,一切就都不同了!水泥混著水,隨便一倒一堵墻就造好了!往地上一鋪,一條路就修好了!”
朱元璋興奮到了極點,水泥的出現,對整個大明而實在是太重要了!
別的不說,修路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一直都是痛點,一條寬闊筆直的大道,不知道能夠提供多少便利!
“對了,此物真的能百年不朽嗎?”
朱元璋興奮之余,還保持了幾分理智,好奇的問道。
“回稟父皇,水泥按照配方上所并非毫無弱點,第一怕強酸,第二則是懼怕高溫,沒有這兩者影響的話,百年不朽不是問題。另外配比要合理,若是生產的水泥不合格,那么強度同樣也不會達標。”
朱棣一五一十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