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仁而非愚懦,審慎而非多疑,是個極其難得的守成明君。
榮妄心領神會。
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陛下是大乾的一國之君,亦是他的表叔父,這些年來,待他比待親子還好,他理應對表叔父多些信任。
不明內情的謝寧華見狀,心中暗喜,只當是元和帝將她的話聽進去了,宣裴桑枝前來,正是要御前考驗,試探其心性品行。
倘若裴桑枝經不住父皇試探,其與榮家的姻緣必將付諸流水。
屆時,自己下嫁楊家之事,反倒可能峰回路轉。
李順全領命而去后,元和帝的目光冷冷掃過暗自竊喜的謝寧華:“寧華,你最好祈禱你宮里那些人吐不出半點與外臣勾結的證詞。否則,休怪朕不顧父女情分,嚴懲不貸。”
說罷,元和帝緩緩轉身,重新端坐于御座之上,視線落在失魂落魄的楊嬪身上,聲音沉冷地繼續道:“你可知,文美人診出喜脈后,向朕說了何話?”
“她說,入宮與堂姐爭寵,實非她所愿。”
“然族中長輩之命,她違逆不得。加之父親多情薄幸,她需護佑母親與幼妹周全。若與祖宗長輩抗衡,只會讓至親陷入絕境。因此,她只能任由族人將她的名字報上選秀名冊。”
“她心中對你滿懷愧疚,故而親口向朕請求,若她有幸誕下皇子,待孩子滿月后,便記于你的名下;若是一位公主,便讓她與寧華作伴。她甚至采納了你們母女為孩兒所取的小名,日日輕撫腹中骨肉,柔聲喚著那個你們一起選定的名字。”
“朕允了她。”
“她從未想過爭寵,更不曾算計搶奪。從未在朕面前說過你與寧華半句不是,也不曾為楊家子弟求取過一官半職。她唯一所求,僅是借朕些許恩寵,將幼妹送入官學,盼著幼妹讀書明理。她向朕索要最多的,也不過是翻閱宮中藏書的機會。”
“楊嬪,你如實告訴朕,寧華所做種種,你……究竟知情不知情?”
楊嬪在內心哀嚎,今天這事兒是沒完了嗎?是不把她送進冷宮,不罷休嗎?
謝寧華這個坑娘的孽障!
“陛下明鑒,嬪妾并不知情啊。”
太醫院最擅保胎的太醫,能在龍胎四月時便斷出男女。她既知文美人懷的是皇子,若存心加害,又何必盡心竭力護她安然養胎至近足月?
她原本的打算,是去母留子。
豈料文美人在懷胎八月時突生變故,誕下死胎,最終一尸兩命。
當時,她看著那個渾身青紫、在母腹中活活憋死的胎兒,心下還著實惋惜了一番。
胎兒在文美人腹中時,很是康健活潑。
她做夢都想養一個皇子,搏一搏那太后之位,怎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好如此!”元和帝道。
隨后,又吩咐影衛將貼身侍奉楊嬪的宮人拿下,一并審訊。
楊嬪癱坐在地。
她在文美人一尸兩命一事上,沒來得及動手腳,不代表她這雙手就真的干干凈凈啊。
楊嬪幾乎已經看到了冷宮和賜死三件套在向她招手。
是選匕首?
還是選毒酒?
亦或者是選白綾。
她的好女兒坑得她好慘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