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一事稟報。”
早朝之上。
有一個大臣在此刻站了出來。
李世民的目光淡淡的看著他:“說吧。”
那位大臣猶豫了一下,這才開口:“陛下,主要是關于岐州那邊的。”
“就在七天前,此地發生了洪澇。”
“不僅所有百姓顆粒無收,而且也有許多人被洪流沖散,生死不明。”
“無數百姓都相當的絕望。”
“今年像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次數不少,可偏偏只有岐州那邊最為嚴重。”
這件事他其實并不想多說的。
畢竟如今哪個地方沒有發生一些自然災害?
可是岐州這個地方不僅是戰略要地,聯通著無數地方的交通樞紐。
再加上去年顆粒無收。
要是今年再顆粒無說的話,那這個地方的人心就直接沒了。
這件事有多么嚴重,并不需要多說。
而李世民在聽到這個之后,眉頭微微皺了一下。
這的確也是個問題。
沒飯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了人心,失了民意。
這些人要是不能再次振奮起來的話,那就完完全全的廢了。
身為皇帝,他是不想放棄每一個百姓的。
“那依你而,朕該當如何?”
李世民皺了皺眉,問道。
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發放賑災糧。
可偏偏長安這邊糧食也沒有多少。
去年一個冬天已經消耗了太多。
但關鍵的是,岐州的百姓,缺少的并不是糧食,而是精神方面的振奮。
就怕他們自己不想活了。
“關于這件事情的話,臣斗膽,請陛下親自前往一趟岐州。”
“只要陛下能夠出現,那么這些人也不會失去對生活的希望。”
他說了一個大不敬的要求。
讓李世民走出長安,這句話并不是什么人都敢說。
“笑話,陛下乃龍武之尊,豈能因為你的一句話就離開這里?”
“再說了,現在究竟有多少地方都被天道懲罰,難不成這些地方陛下都要去一次嗎?”
“要是出現任何問題,你能擔責嗎?”
另外有一個大臣站了出來,直接反對。
李世民身為皇帝,需要的是統籌全局,而不是為了一個地方放棄其他地方。
這一走還不知道有多長時間呢。
“再說了,陛下要是離開長安,這滿朝的朝綱誰又來處理?”
“現在天下正是動蕩之際,陛下萬萬不能離開長安。”
“以免有些人會圖謀不軌。”
“陛下,朝廷才是重中之重啊。”
滿朝文武,同意讓李世民離開的沒幾個,基本都是反對的。
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沒有人處理朝政。
什么人有資格在李世民離開之后,統籌整個天下?
沒人的!
在場的任何人都不會服氣。
同時這也是李世民所擔心的一點。
但其實他的心里面已經有人選了。
“陛下,要是因為朝政的問題,微臣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
之前開口的那個大臣說道。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都朝著他看了過來。
他們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有這樣的資格。
李世民若有所思。
“陛下,在微臣心中唯有一人才有這樣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