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朕先表個態,朕是樂意看到太子這次招錄官員考試成功舉辦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當先表露出了自己的態度。
而后,才鄭重的解釋道。
“先說說朕認可的原因。”
“其一,朕手里沒有承乾所需要的人手了!”
“不是承乾不樂意從走吏部遴選的渠道,而是朕給不了他那么多他想要的官吏!”
“大唐初立,到處缺人,朕自己都嫌人手不足呢,哪還有人手給他啊!”
“可偏生,他要人要得急,還要得多!”
“那就沒辦法了,讓朕總不能讓他差事不辦了吧!”
“不瞞各位,朕對于太子別苑還是多有期待的,畢竟無論是朕的內帑還是國庫,可是每年都能從那兒得到不少銀錢的,朕總不能光拿錢,還不給人人手干活吧?”
朝臣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如今的太子別苑,可不再是眾人口中所謂的‘小孩子玩鬧’了。
食鹽工坊、造紙工坊、印刷工坊,還有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琉璃工坊。
光是這些個工坊,就給內帑還有國庫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
甚至好幾家國公府,都在里頭有分紅來著。
這時候,太子殿下說一句他缺人,要招人,似乎還真就不好攔著啊。
李世民見眾人沒反對這個理由,笑著說起了第二個。
“其次嘛,朕對于此事,同樣也有些私心。”
“那就是如同克明之前所說的那樣,科舉是我大唐的國策。”
“但科舉終究出現的時間尚短,各種規章都還不健全,里頭需要完善的東西多著呢。”
“可若是拿著科舉當兒戲,那無疑對我大唐是極大的危害。”
“科舉涉及的可是大唐疆域內所有有志于朝堂的士子,他們背后更是牽扯到了大唐幾乎所有的家族。”
“朕縱使貴為天子,也不愿拿著此等大事當兒戲。”
“所以,朕便想著,在承乾招人這事兒上,玩點新意。”
“還是那句話,試試嘛!”
“反正最高不過八品的官身,還是不進入三省六部,只在太子別苑和詹事府任職的官身,縱使一個都不堪用,那朕和諸位臣工也能從這次的過程當中至少汲取一些教訓吧?”
眾人再次點了點頭。
顯然,這個理由多好還是有些充分的。
試點而已!
不要以為只有后世才有,不說大唐了,早在秦時,就已經有試政的說法了。
說白了,時代可以限制人們的眼光、見識,但限制不了人們的思維和靈感。
尤其是朝堂上這些精英,他們是真的老奸巨猾。
試點的好處,他們同樣也懂!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