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李承乾今日是來跟李世民商量自己的‘公考’事項并聊聊科舉的事兒的。
可結果,最終除了自己的招募考試的事兒定下來了以外,最終那叫一個狼狽啊。
無論是他還是李世民,最終連飯都是端著碗在床榻邊上看著長孫皇后小心翼翼吃的。
那叫一個細心,那叫一個膽小啊。
倆人硬生生的伺候到長孫皇后困了,想要回立政殿休息了,李承乾這才多少帶著點不放心的回到了東宮。
就這,還第二天一大早難得的連練武都推了,著急忙慌的跑到了立政殿。
不為別的,就為了給長孫皇后把把脈。
眼見著長孫皇后經過一晚上休息,精氣神終于回復到正常狀態了,李承乾這才大松了口氣。
不過,李承乾是松口氣了,可朝堂上炸鍋了。
因為李世民今天一早就在朝會上宣布了,李承乾即將新開一門科舉,招募一批專供于太子別苑以及詹事府的官吏。
“陛下,老臣有奏,太子若需官員,那為何不讓吏部調遣或直接讓禮部招賢納士,反而新開一科考試,這豈不是亂了朝綱壞了規矩?”
“陛下,臣也反對,科舉早有規矩在先,官員招募亦是國之大計,豈能如此兒戲,太子如此做派豈不是拿我大唐的官身當玩具?”
“陛下,臣倒是覺著太子此舉頗有深意,這科舉一事,至今也不過幾十年,乃是隋時才出現的新事物,那我等多弄點不一樣的,又有何不可?”
“不對!陛下,臣反對,我等不能任由官員招募一事變得混沌不堪……”
“陛下……”
看著朝會上一個個站出來慷慨激昂的臣子,李世民捂著腮幫子多少有些牙疼。
‘小兔崽子倒是聰明,壓根不來朝會了!’
‘現在好了,明明是這小子提出來的意見,可結果卻要朕來幫著收拾這爛攤子。’
‘哼,這疲懶貨別的不行,這躲懶的功夫可謂是神出鬼沒!’
面對著朝會上洶涌而來的意見,李世民倒也沒慌,頂多就是有一些被人甩鍋之后的郁悶和煩躁罷了。
反對而已,怕個屁。
他隔個十天半個月的,總要面對一次朝臣的反對的,他都習慣了。
不過,也正因為他能坦然面對朝臣的反對,這貞觀朝才能有如今的活力啊。
真要是碰上那種霸道到不行,或者別人稍稍反對就惱羞成怒的天子,朝臣們也不會那么頭鐵不是?
老實聽話、戳一下動一下的偷懶而已,要表現得多好可能有難度,可要偷偷懶,那可太簡單了。
而貞觀朝,目前來看,懶人并不多。
李世民的包容、大氣,還真就讓朝臣們心甘情愿的在朝會上各抒己見而后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來。
李世民等到朝臣們都說得差不多了,這才點點頭朗聲到。
“諸位臣工的意見,朕都聽到了。”
“朕基本總結了一下,其中反對的,主要是認為太子此舉擾亂了科舉原本的規矩,同時破壞了禮部、吏部原有的官員招錄、調配工作。”
“而支持的一方呢,則是認為這科舉一事本就出現沒多少年,本就還存在漏洞,所以新冒出來個考試,似乎也沒什么,至少也能看看效果!”
李世民這番總結,幾乎就是把朝堂上主流的意見都給提煉出來了。
眾人見此也是連連點頭。
“既然你們的意見說完了,那朕也說說朕的想想法。”